5月3日深夜有安徽网友发帖称,深夜客户发信息给我,回绝已定明天上户的阿姨,说背调出阿姨是被法院执行人和限高者,不想这样的人到家中做家政服务



我无语了,难道做生意欠债暂时还不上,想努力挣钱改变现状的人,连工作的机会也被限制了吗?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份背调查询信息截图。



老赖(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人民法院判决需承担责任,但恶意不执行判决的人。查询结果中,如有[上架]字样则代表该案件在公示中,如有【下架]字样代表案件已执行完毕不再公示。该数据来源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公开数据。如有疑义,请反馈复核。

3法院被执行人查询

★疑似异常★
2025-05-02 09:11:11
异常,该用户是法院被执行人
1.案号:(2025)皖0422执恢0022号,执行标的:案件状态:执行中,匹配度:99%。
法院被执行人:通过法院执行公开信息核实候选人是否有法院执行记录,数据仅供参考,如有疑义,请反馈复核,最终以国家公示平台结果为准。

限制消费人员查询

疑似异常
2025-05-02 09:11:12
信用违约,该用户为限制高消费人员
1.案号:(2024)皖0423执24
2.案号:(2024)皖0422执412号。
限制消费人员:通过法院限制消费公开信息核实候选人是否有法院限制消费记录,数据仅供参考,如有疑义,请反馈复核,最终以国家公示平台结果为准。

熊猫诚信联盟

未见异常*
2025-05-02 09:11:12

从这份查询结果来看,当事人显示就是法院被执行人,并且已经被限高。说明就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赖”。

对此,有网友评论,阿姨保姆一样有的,以前遇见过,因为在上家做的时候偷人家的贵重物品,被网上追捕。

有网友表示,这说明你就说一个外行,现在家政公司都有一个熊猫系统,只要输入家政人员的身份证信息,你的一切都有记录。谁会请一个老赖,没有信用的人到家里。

  • 关于失信人员,一组数据值得关注。

2025年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深化交叉执行、规范执行工作”有关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



此前在全国两会上,最高法工作报告曾介绍,2024年,人民法院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纳入失信名单245.7万人次,同比下降23.4%,这是失信名单人数10年来首次下降。

截止2025年4月21日,全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俗称失信黑名单)的超过855万人。按全国总人口14亿人计算,1000人约有6人上了黑名单。扣除16岁以下人口约2.6亿,1000成年人约有7人被列入黑名单。





截止2025年4月21日,全国法院新收执行案件接近360万件,其中民间借贷、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债务追讨、房地产、工程建设合同纠纷、金融投资违约等占了很大比例。

  • 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那失信人员会影响找工作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当今社会,个人信用记录已经成为企业招聘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一些大型企业或高端职位往往会对个人信用记录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失信人员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当然,也希望社会给予失信人员一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但是,如今就业形势严峻,除非是“人中龙凤”的特殊才能,否则就业就只能边缘化,做些一线的体力活。

可以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对于被执行人而言,逃避执行并非明智之举,应当积极主动和当事人主动履行还款义务,以避免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同时,若是被执行人符合删除失信名单信息但是法院却未主动删除失信信息的,应当及时主动联系法院申请纠正,解除失信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