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汉蹲在门槛上搓旱烟,盯着天边白花花的日头直叹气。村里老人总说“立夏四月头,六月不算热”,可今年偏赶上闰六月。按老理闰月该缓暑气,可电视里说今年1月刚破了百年最热纪录。
灶间水壶咕嘟咕嘟冒热气,他抹把汗想起“闰六月,热死牛”的古谚。往年阳历7月才冒头的暑气,如今五月底就烤得人喘不过气。
村东头的老槐树耷拉着叶,比往年早半个月打起蔫儿。
电视里专家说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高了1.75℃,北极冰都化快了。
可庄稼人不懂那些数据,只知道地里的玉米苗卷了边。“夏至三庚数头伏”的口诀还记得,今年7月20日入伏却让人发怵。
中伏赶上闰六月的尾巴,10天怕是要把人蒸成干儿。南地的亲戚打来电话,说梅雨季刚过就闷得像蒸笼。北方的麦田里,收割机师傅都备了十斤装的大水壶。
老辈传下的防暑方派上了用场,绿豆汤得熬得比往年浓三倍。可村里诊所还是挤满了中暑的人,藿香正气水成了紧俏货。有人说老俗语不准了,有人说天变了规矩。
我瞅着地里卷边的叶子直犯愁,老辈的话赶不上天变的速度喽。
气象站发来短信,说接下来两个月极端高温日数要破纪录。猪圈里的老母猪直往水坑里拱,狗趴在墙根吐着舌头不动弹。超市的风扇卖断了货,空调安装师傅凌晨还在爬楼。
田里的灌溉泵24小时转着,井水都浅了三尺。村支书喇叭里喊:“晌午头别下地,命比庄稼金贵!”可张婶儿偏要趁凉快掰玉米,结果晕倒在田埂上。
住院费花了好几千,她躺在病床上直念叨:“早知道听劝了。”都说“人定胜天”,可面对发烫的土地,人还是得服软。全球变暖的账,终究算到了咱庄稼人头上。
这暑气一年比一年重,往后的夏天该咋过?没人说得清,只知道今年的酷热,让老辈的俗语有了新解。或许该听听专家的话,可咱更盼着天公能手下留情。
毕竟地里的收成,还指着风调雨顺呢。
不管咋样,先把防暑做到家,比啥都强。
天再热,日子还得过,人嘛,总得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