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通常在公历5月5日至7日之间,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为万物至此蓬勃生长。
一、节气特点
气温攀升:北方气温回升至20℃以上,南方湿热加剧,多地进入雨季。
雷雨增多:暖湿气流活跃,江南、华南迎来“龙舟水”,北方偶有强对流天气。
作物生长: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成熟,农谚“立夏看夏”预示丰收前景。
二、趣味习俗
秤人:孩童坐竹篮称重,成人挂秤钩称体,俗语“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寓意称重后不惧“疰夏”(夏季消瘦)。
斗蛋:孩童以煮熟的鸡蛋相撞,蛋壳坚者胜,败者剥壳食蛋,称为“立夏蛋”,寓意消灾避祸、强健体魄。
戴“疰夏绳”:江南用五色丝线编手绳系孩童手腕,防暑气侵体。
三、特色饮食
山竹:山竹的成熟期在5-9月,立夏(5月5日前后)正值山竹初上市,新鲜多汁、酸甜可口,符合夏季清热解暑的需求。山竹性寒凉,可缓解立夏后湿热天气带来的烦躁、口干舌燥。山竹还富含维生素C、B族及钾元素,可以帮助夏季补水、增强免疫力。
葱香蚕豆:夏至前后正值蚕豆(又称“倭豆”)成熟上市,宁波等地有“倭豆到立夏,一夜一个杈”的农谚,强调其生长迅速、适合此时食用。
乌米饭:乌米饭的原料南烛叶(乌树叶)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具有祛风解毒、补益脾肾的功效,适合夏季湿热气候下调理身体。
三、文化意蕴
立夏不仅是农事节点,更承载着古人对生命力的礼赞。从“秤人”的幽默祈福到“斗蛋”的童趣竞技,从五色饭的五行哲学到乌米饭的药食智慧,无不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现代人虽简化旧俗,但立夏吃蛋、饮茶、赏绿的习惯仍延续着对季节更迭的诗意感知。
立夏是盛夏的序章,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机,亦需“晴日暖风生麦气”的耕耘。顺应天时、调和身心,方能在炎夏中寻得清凉与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