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朱常洛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这也难怪,毕竟这位皇帝的在位时间太短了,只有区区一个月。

在位一个月是个什么概念?整个大明朝16岁皇帝,没人比他更短。整个古代422位皇帝,也就西汉的海昏侯刘贺在位时间比他短。仅有27天,连一个月都没撑到,



但是和刘贺的情况不同,刘贺是被权臣霍光给废掉的,而朱常洛则是在位一个月就去世了。而且朱常洛去世的时候才38岁,正值当打之年。

这就奇怪了,皇帝的生活条件那么好,又锦衣玉食。朱常洛为何会如此短寿?关键就在于他登基后的一个月里,做了4件要命事,这才断送了他的性命。

太子是个病秧子

其实吧,朱常洛在登基之前身体就一直不咋地。

倒不是他天生身子虚弱。毕竟古代医学不发达,条件有限,皇子夭折的事情屡见不鲜。如果他原本就身体虚弱,根本不可能活到38岁。



事实上,朱常洛的身体虚弱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也就是后天造成的。而罪魁祸首正是他的父亲万历皇帝,以及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

别看朱常洛是皇子,还是太子。但是他在登基前的日子过得十分憋屈。

都说母凭子贵,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母凭子贵是有前提条件的:后宫嫔妃要么得宠,要么有个有实力的娘家,那么她诞下皇子,才能母凭子贵。

如果嫔妃出身太低,娘家不顶事,又不受皇帝待见。那么这嫔妃即使诞下皇子,在宫里一样没啥地位。



而朱常洛的母亲王氏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王氏原本只是宫里的一个普通宫女,一次万历皇帝在宫中设宴喝多了。王氏搀扶着万历皇帝回到寝宫。当时万历皇帝已经糊里糊涂的,根本分不清眼前的人是谁,结果就把王氏当作郑贵妃给宠幸了。

原本这只是一次意外,谁也没想到,仅此一次,王氏竟然有了身孕。她为万历皇帝诞下一个皇子,也就是朱常洛。

但是万历皇帝嫌王氏身份过于低微,竟然不肯给他一个名分,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这个孩子是自己的。



这时候多亏太后发话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帝成亲好几年了,但是却连个儿子都没有。我已经一把年纪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孙子,皇帝还不承认?皇帝就是这样尽孝的?”

太后这一席话,直接将万历皇帝架到火堆上烤。更让万历皇帝猝不及防的是,一些大臣也纷纷上奏谏言。在他们看来,皇帝的子嗣问题是朝廷大事,甚至牵扯到国本。

迫于种种压力,万历皇帝没辙,只得给了王氏一个名分,承认了朱常洛这个皇子。

由于皇后无子嗣,所以朱常洛是万历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皇长子。



可惜他这皇长子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因为他这个皇长子已经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这里的“某些人”指的正是万历皇帝和他的宠妃郑贵妃。

郑贵妃是个有手段也有野心的女子,进入宫中后,她使出浑身解数俘获了万历皇帝的心。万历皇帝对他爱得那叫一个死去活来。

要不是此前万历皇帝已经有了皇后,他恨不得让郑贵妃当皇后。



好在皇后没有子嗣,只要郑贵妃比皇后先诞下皇子,那么万历皇帝便有理由立郑贵妃为皇后

万历皇帝对此也深以为意。只不过有些事情不是他们想做就能做到的,几年下来,二人迟迟未能得到子嗣。至少在朱常洛出现之前,郑贵妃一直未能诞下子嗣。

虽然她后来也为万历皇帝诞下两位皇子,但是皇长子的位置已经被朱常洛给占了,这使得郑贵妃十分被动。

好在万历皇帝迟迟没有立太子,于是在郑贵妃的怂恿下,他打算立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为太子。



结果他刚在朝堂上提及此事,就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这些大臣在一些事情上是十分固执的,古代讲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是祖训,不容违背。因此这些大臣与万历皇帝据理力争,甚至不惜以死相谏。

事情闹到最后,万历皇帝开始害怕了。他低估了这群读书人的执着,最终只得改口,立朱常洛为太子。

事情到了这一步,万历皇帝是没辙了,但是郑贵妃并没有放弃。

后宫是她说了算,她想方设法打压、折磨朱常洛。不仅朱常洛吃的穿的,都是最差的。而且但凡他有一丝一毫过失,郑贵妃就会小题大做,责罚他,



至于万历皇帝这个做爹的,对此根本不闻不问。

试想一下,长期处于这样一个环境,朱常洛的身心健康自然都会出问题。

此后郑贵妃和万历皇帝又尝试多次,想改立太子,可惜都未能成功。这使得郑贵妃对于朱常洛的不满与日俱增。她开始不满足于打压、折磨朱常洛,她想要了朱常洛的性命。

毕竟只要朱常洛不在了,自己的儿子就是皇长子,立为太子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万历四十三年,一个“疯子”闯进了太子宫。这“疯子”拿着一根木棍,见人就打。一路打到了朱常洛所在的书房。

朱常洛被吓得不轻,幸亏宫中内官舍命相救,朱常洛才保住了性命。事后一查,原来这“疯子”是郑贵妃安排的,目的就是取朱常洛的性命。

不过在万历皇帝的偏袒下,这事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疯子”被处死,万历皇帝只是要郑贵妃向朱常洛道个歉得了。

看到郑贵妃向自己道歉,朱常洛哪里敢接受。反而一个劲对着郑贵妃磕头。由此足以看出朱常洛早已是惊弓之鸟,他平时过的是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由于长期担惊受怕,吃的、穿的又差,再加上多次险象环生,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了朱常洛的身体,使得他的身体十分虚弱。

而在此基础上,登基后的朱常洛做了4件事,硬是一个月将自己整没了。

有时候太勤勉并非好事

这朱常洛在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勤于朝政。

长期生活在郑贵妃和万历皇帝的阴影之下,朱常洛对二人自然是很反感。尤其是万历皇帝这个当爹的,哪里有这样对待自己亲生儿子的?



因此朱常洛在继位后,就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比自己老爹优秀。

要知道万历皇帝可不是个勤勉的皇帝,他对于朝政是十分怠慢的。隔三岔五不上朝那是见怪不怪的。

而且在他的努力下,明朝可谓是在下坡路上一骑绝尘。

这一切,朱常洛都看在眼里。为了证明自己比老爹优秀,他往日里就在默默观察国家各方面的问题,并构思解决方案。



因此当他继位后,才能雷厉风行地提出一系列措施。

仅仅在他登基后的半个月里,他就取消了矿税、榷税,并且将矿税使都召回。同时,他还增加了内阁的名额,并且从内库中拿出100万两犒劳辽东的将士。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无论是军队、百姓还是大臣都对其感恩戴德,说他是有为明君。

当然,这些事情说起来就几个字,但是具体处理、执行起来,是很庞大的工作量。为此,朱常洛每天起早贪黑地处理奏章、与大臣开会。



其勤勉程度都快赶上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工作狂”了。

肯定有人会说了,皇帝勤勉还不好?但是勤勉也是要看情况的,比如对于朱常洛来说,勤勉就未必是好事。

他本来身体就很虚弱了,好不容易熬到头了,再也不用看人脸色行事了。心理压力没了,再好好调养一阵子,他的身体状况自然会好很多。这时候过于勤勉,只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使得他的身体更加虚弱。

郑贵妃的连环计

如果只是勤勉,朱常洛其实还有救,但是这时候郑贵妃出手了。



朱常洛继位后,郑贵妃对于自己的处境十分清楚。她之前欺负朱常洛太狠了,现在朱常洛当上皇帝,自己准没好日子过。

不过郑贵妃可不是普通女子,其心狠手辣程度不输武则天。对付朱常洛,她有的是办法。

她这第一招叫笑里藏刀。她一方面讨好朱常洛,使其放下对自己的戒心。同时又在给朱常洛挖坑。

为此,郑贵妃特意给朱常洛送去八个绝色女子。这八个女子是郑贵妃特意培养的,她们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能歌善舞,善解人意。很快就使得朱常洛深迷其中,不能自拔。



朱常洛每天忙完了工作,就急不可待地来到后宫。八个人轮番上阵,很快就将朱常洛的身体给掏空了。

这使得朱常洛的身体雪上加霜,仅仅过去十日,朱常洛便一病不起。

按理说这时候应该去找御医,毕竟他们才是专业人士。但是朱常洛却听信那群宦官的话,认为御医都没啥真本事。于是他便让宦官们想办法。

这里要解释一下,朱常洛之所以会如此信任宦官,主要是他从小到大都不受待见。也就身边的几个心腹宦官愿意搭理他、安慰他。



朱常洛也不想想,后宫是郑贵妃说了算,就连皇后面对郑贵妃都要避让三分,这些宦官怎么敢冒着得罪郑贵妃的风险亲近朱常洛呢?很显然,他们俩都是郑贵妃的人,是郑贵妃安排在朱常洛身边的“眼线”。

太监们为朱常洛献上了一副药方,说是药到病除。但是朱常洛吃了药后,反而更难受了。

原来,这药方其实就是泻药。朱常洛吃了药后,干脆在茅厕里住下了,两三天都出不来。可见这剂量给得够大的。

朱常洛原本就很虚弱了,现在来了这么一剂猛药,直接要了他大半条命。



离开茅厕的朱常洛,已经气若游丝,奄奄一息了。此时的他只能躺在床上,寸步难行。

就在此时,鸿胪寺丞李可灼求见,声称有“仙丹”,包治百病。

朱常洛原本以为自己大限将至,但是当他听到“仙丹”二字,立刻又有了一丝希望。他在宦官的搀扶下坐起来,颤颤巍巍地拿起那所谓的“仙丹”,在宦官的帮助下吞服下去。

仅仅过了一个时辰,朱常洛就觉得身上有了一股暖流,充满了力气,他不仅可以下地走路了,而且还很有食欲,啥都想吃。



于是他下旨御膳房,准备了一桌大餐,美美的享受了一顿。

此时他还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顿饭了。就在当天晚上,他再次吞下一颗“仙丹”,然后入睡。直到第二天,宫女才发现皇帝去世了。

很显然,朱常洛的死和这“仙丹”脱不开关系。朱常洛此前“恢复如初”,只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是这“仙丹”透支了他的身体制造的假象。

朱常洛原本已经很虚弱了,此时再透支身体,如同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了朱常洛回天乏术,一命呜呼。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郑贵妃安排的。

朱常洛原本有成为“一代明君”的机会,可惜因为过度操劳,加上郑贵妃的算计,最终只当了一个月皇帝便去世了。如果他能活得长久些,也许真的能改变明朝的命运,那么也就没有清朝什么事情了。他的死实在是让人感到惋惜。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实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