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电影好不好看这件事每个人心里的标准都不一样,但导演厉不厉害还是挺明显的。

就比如以下这八位导演,绝对是观众们都比较认可的知名导演。

然而,没想到张艺谋在这八位当中,却仅能排到第六,那榜首又会是谁呢?



«——【·第八位 贾樟柯·】——»

贾樟柯的电影刚上映时总会收获不少观众表示“看不懂”的影评,但每当细品的时候又让人回味无穷。



2000年的《小武》,拍出了小偷“小武”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被边缘化的故事。2006 年的《三峡好人》,拍出了拆迁工人的无奈,他镜头里的主角永远是 “小人物”,说方言、穿旧衣服,在时代变革里跌跌撞撞。



有人说他的电影 “看不懂”,但在国际领奖台上,他可是常客,不仅是首位获得戛纳“金马车”终身成就奖的华人导演,还担任过威尼斯、洛迦诺等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推动华语艺术电影走向世界。



«——【·第七位 陈凯歌·】——»

说起陈凯歌导演的作品,估计怎么也绕不开《霸王别姬》。

1993年这部电影里张国荣的程蝶衣、张丰毅的段小楼,把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拍到了极致,各种奖项拿到手软,甚至一度在国外引起了中国电影的浪潮,至今仍是华语影史评分最高的电影。



只可惜后来一部《无极》直接把陈凯歌拉下了“神坛”,一度被网友吐槽 “把史诗拍成了段子”,甚至都有人因此怀疑当年《霸王别姬》到底是不是陈导亲自拍的。

再后来陈导也时有作品上映,《妖猫传》、《长津湖》等等的口碑也起起落落,不过怎么看都感觉当初的那股子 “仙气”,好像在商业浪潮里越来越淡了。



«——【·第六位 张艺谋·】——»

张艺谋,江湖人称“老谋子”,不仅拍的了电影,还导得了春晚,各种大型活动更是绝对不会缺席,尤其是当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让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他在这方面的成功。

可以说张艺谋前半辈子靠 “土” 出圈,后半辈子则是靠 “壕” 震惊世界。



1987年的《红高粱》,黄土地、红棉袄、高粱酒,把中国的野性美拍给了全世界,1994年的《活着》,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国人的韧性到底有多强悍。

不过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张导不知道为何就开始沉迷视觉效果还有人海战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满屏的铠甲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商业大片的大门,就是他用《英雄》踹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五位 杨德昌·】——»

有人说杨德昌拍电影,就像个冷静的医生,拿着手术刀噌的一下就划开了生活的表皮,却让你不得不正视里面的血和肉。



1991 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整整四个小时的电影,把台湾的社会变迁和少年的迷茫拍成了 “青春版《教父》”,小明和小四的悲剧,至今让人心里发怵。



2000 年《一一》更厉害,从小孩到老人,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面破镜子,碎得真实又扎心。他的电影没眼泪,但比催泪片更戳人。



«——【·第四位 姜文·】——»

姜文的电影就跟他这个人一样,怼天怼地怼空气,每部片子都带着“爷就是不服” 的劲儿。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在屋顶大喊“米兰” 那段,成了一代人的青春白月光,时隔多年后《让子弹飞》更是让“公平,公平,还是**的公平”成为了当时多少人的口头禅,票房更是直接炸穿天花板。



不过姜文也没少挨骂,《鬼子来了》被禁,《一步之遥》被说 “太疯癫”,可人家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



«——【·第三位 王家卫·】——»

王家卫导演对观众来说绝对是个好导演,但对演员来说绝对是个噩梦。



曾经无数次有演员在拍王家卫的电影时控诉,没有剧本、爱改戏,演员全靠临场发挥,可偏偏这样出来的效果就是“高级”。

晃动的镜头、潮湿的香港,张曼玉的旗袍,构成了多少人的青春回忆,甚至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影迷,只要是提到中国电影必然会提到《花样年华》。



«——【·第二位 李安·】——»

李安导演最绝的应该就是总能把东方情感拍出国际范,2000 年的《卧虎藏龙》让全世界都见识到,武侠片才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



后来的《少年派》更是直接在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了四项奖杯。



«——【·第一位 谢晋·】——»

说起谢晋导演,一些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但以前谢导绝对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



1982 年《牧马人》里,许灵均在西北草原的苦难与坚守,让无数人相信 “真正的爱情藏在馒头和补丁里”,一句“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更是成为了时代金句。

1987 年的《芙蓉镇》把小人物在时代洪流里的颠簸拍得比教科书还真实,更是让刘晓庆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演员。



谢晋曾说:“我的电影要留存下去,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与人民。”如今,他的作品仍在豆瓣稳居9分高分,证明经典永不褪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