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5月5日立夏,无论有钱没钱记得“吃3样,做2事”,安稳入夏身体棒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开端,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更凝结着千年食养文化的精髓。古谚云“立夏吃三鲜,安康一整夏”,《礼记·月令》记载的迎夏仪式与民间“秤人”“斗蛋”等习俗,皆指向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值此乙巳年辛巳月甲戌日(2025年5月5日),我们精选三道时令美食、两项养生要诀,助您以食养心、以动强体,安然度过暑热渐起的初夏。



一、食三味:时令珍馐养心护阳

1. 莲子百合小米粥——清心除烦的“安神剂”

立夏后心火渐旺,中老年人易现心烦失眠、夜汗盗汗。莲子作为“脾之果”,搭配百合中含有的秋水仙碱,二者协同发挥镇静安神的好处。

食材:莲子30克、百合15克、小米50克、清水800毫升。



做法

① 莲子去芯,与百合冷水浸泡2小时;

② 小米淘净,与莲子、百合同入砂锅,大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熬30分钟;

③ 粥成前5分钟,可加少量枸杞增色。

食养提示:晚餐后1小时食用最佳,可替代主食。

2. 怀山药炒木耳——健脾益气的“黄金搭档”

《本草纲目》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河南温县垆土地铁棍山药因富含黏蛋白、多糖及皂苷,其营养为普通山药的3倍。

食材:鲜怀山药150克、黑木耳20克、枸杞10克、橄榄油5毫升。



做法

① 山药去皮切菱形片,焯水30秒;木耳泡发撕小朵;

② 热锅冷油,爆香姜丝,先入山药片翻炒1分钟,再下木耳、枸杞,加盐调味;

③ 勾薄芡出锅,全程中火不超过3分钟。

食养提示:山药易氧化,切片后需立即浸泡于淡盐水中。

3. 荸荠银耳羹——润肺生津的“清凉方”

立夏后气候燥热,易引发口干舌燥、血压波动。荸荠中含有的荸荠英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银耳多糖则可调节肠道菌群,二者与冰糖同煮,可缓解夏季常见的便秘、咳嗽。

食材:荸荠8颗、银耳半朵、冰糖15克、清水1000毫升。



做法

① 银耳泡发撕小朵,荸荠去皮切丁;

② 银耳入砂锅,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

③ 下荸荠丁、冰糖,再煮15分钟至羹液浓稠。

食养提示:冷藏后口感更佳,但脾胃虚寒者宜温服。

二、做两事:动静结合强体魄

1. 晨起称重:传统习俗中的密码

立夏“秤人”习俗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孙夫人以秤重监测阿斗体重变化,防止疰夏(夏季厌食症)。现代研究显示,立夏后人体代谢率提升,每日称重可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因暑热导致的水分流失性体重下降。

2. 午间养心:穴位按摩与茶饮双效

老传统认为,立夏后心阳渐盛,易出现心悸、失眠。每日午间(11:00-13:00)按摩心包经可疏通气血,搭配蒲公英双参茶更好。



结语:以时令为师,以自然为药

立夏食养之道,在于“因时而食,因体而调”。三道美食兼顾心脾肺三脏,两项要诀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既可满足口腹之欲,亦可强健体魄。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愿诸君以食养心、以动强体,安然度过这个充满生机的夏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