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利雅得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随行名单里挤满洛马、波音、雷神等军火巨头的高管。沙特准备的1000亿美元军购清单却透出诡异——C-130运输机、MQ-9B无人机和各类导弹悉数在列,唯独沙特空军渴求的F-35隐身战机依然缺席 。这已是沙特第七次求购F-35失败,2100亿美元累计军购投入换来的,仍是美国冰冷的“保护以色列军事优势”说辞 。
美国的技术封锁源于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战略布局。以色列作为中东“永不沉没的航母”,必须保持对阿拉伯国家的代际优势。F-35I战机配备的AN/ASQ-239电子战系统能压制沙特现役F-15SA的雷达,这种绝对技术落差让沙特空军在也门战场屡遭胡塞武装无人机突袭 。更令沙特愤怒的是采购附加条款——2025年特朗普政府要求沙特“限制与中国军事合作”,试图用爱国者导弹和濒海战斗舰捆绑沙特的地缘选择 。
歼-35E的破局机遇来自双重优势。技术层面,其0.01平方米雷达反射面积与F-35相当,双发设计使发动机故障率比F-35低47%,霹雳-15导弹200公里射程远超美制AIM-120 。经济层面,8000万美元单价仅是F-35的60%,且中方承诺在沙特建立维修中心和零部件生产线,这种“技术+产业”打包方案直接击中沙特“2030愿景”的国防自主化目标 。
沙特空军参谋部的内部评估报告显示,现有487架战机中,欧洲“狂风”战机急需替换。若采购36架歼-35E,配合已引进的中国翼龙无人机和YLC-16反隐身雷达,可在红海沿岸构建三层防空网 。这种渐进式换装既能规避美国制裁,又能测试中国装备与美制体系的兼容性——2024年珠海航展期间,沙特技术人员已成功在F-15SA模拟器上集成歼-35E的火控数据 。
国际军火市场的震动更为剧烈。土耳其KAAN战机因美国断供F110发动机陷入停滞,韩国KF-21因内置弹舱缺陷被归为“四代半”,欧洲GCAP六代机至少需15年才能服役 。歼-35E的成熟度使其成为中东唯一可即时获取的五代机,埃及、阿联酋的采购意向正在形成连锁效应 。美国《防务新闻 》承认,若沙特签署歼-35E订单,将打破F-35维持十年的市场垄断 。
当特朗普的安-124运输机载着60亿美元军火离开沙特时,吉达港的中国远洋货轮正卸下第八批翼龙无人机零件。这场持续48年的技术禁运与反制博弈,是否会在歼-35E的引擎轰鸣中迎来转折?沙特空军的下一笔订单将投向华盛顿还是沈阳?留下你的预测,共同见证中东天空的权力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