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让我知道做痔疮手术真的可以不疼!”近日,益阳某高校学生刘同学将一面锦旗送至益阳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
这位曾经因惧怕手术疼痛而拖延治疗长达两年的“有痔青年”,在经历一周颠覆传统认知的诊疗后,终于摆脱了反复便血的困扰。
恐惧到信任:一位大学生的治疗实录
刘同学描述,既往对肛肠手术的认知停留在“术后剧痛”“行动困难”等言论中,直至痔疮出血严重影响生活才在家人劝说下就诊。
住院期间,她不仅未经历预期中的疼痛,还与护士团队每日练习八段锦、揉腹操,术后恢复期保持正常饮食起居。“病房里没有此起彼伏的叫痛声,医护团队的专业和温暖让我彻底改观”,刘同学感慨道。
技术破局: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
益阳市中心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蔡光辉指出,随着现代生活方式改变,肛肠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像刘同学这样的年轻患者占比已超四成,传统诊疗模式亟待革新。
今年年初,益阳市中心医院响应普外科亚专科发展规划,整合资源成立肛肠、小儿外科专科,在普外科主任曹俐的统筹规划下,肛肠外科团队由蔡光辉领衔,联合曹剑副主任医师等核心成员,聚焦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等高发肛肠疾病,构建起“微创技术打底+中医外治增效+全程康复管理”的三维诊疗体系。
通过中药熏洗、耳穴压豆等特色疗法,显著缩短术后恢复周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五大特色技术构筑康复护城河
1.中药熏洗直达病灶
采用连翘、金银花、黄柏等中药配制熏蒸液,通过热力渗透与药效协同作用,改善肛周血液循环。
临床价值:术后水肿消退时间缩短40%,复发率降低25%,尤其适用于混合痔术后护理。
2.耳穴压豆镇痛调节
作用机制:刺激耳部交感神经相关穴位,调节肠道自主节律,缓解术后痉挛性疼痛。应用优势: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对顽固性便秘患者效果显著。
3.穴位放血疗法
核心理念:基于“以通为用”中医理论,通过精准放血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淤血状态。适用场景:肛周血栓性包块、术后炎症反应控制。
4.艾灸中极穴促排尿
创新突破:替代传统导尿术,通过温热刺激激活膀胱经,术后首次排尿成功率提升至95%,使绝大部分患者免除留置导尿管的痛苦。
5.传统功法康复体系
特色方案:结合八段锦与孙思邈仙人揉腹术,促进气血运行,加速肠道功能恢复。病室健康宣教电子屏和移动护理车宣教视频循环播放可跟练。
最新发布的《肛肠术后中西医协同治疗白皮书》显示:采用该模式的328例患者中,平均住院日由7.2天降至4.9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63%。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证实,特色熏洗方案可使肛周微循环血流量峰值达136ml/min·100g,较常规护理提升2.3倍。
科室下一步将同步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防治网络,组建“肛肠健康联盟”,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早筛。蔡光辉主任强调:“我们不仅要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更要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闭环,让中西医协同创新真正惠及百姓。”
从一面锦旗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更是医疗服务理念的革新。当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科技深度融合,“以患者为中心”不再停留于口号,健康中国的蓝图正在这样的创新实践中渐次展开。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袁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