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现在的电商成本就是一个迷,一个从义乌发到广东的化妆镜,实付0.9元,在实体店大概6块左右。
这个价钱即便是镜子不要钱,快递难道也不要钱吗?包的里三层外三层的,还破了,然后又重发了一个,这样真的能赚钱?还是说在做公益?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显示,这是在某平台的订单资料。一个化妆镜子销售价是3.9元,折价2.9元,再去掉一个2元红包,实际支付0.9元。
也就是说,这0.9元不仅要销售一个镜子,还要搭上物流费。这确实让人费解。
对此,有网友道破“天机”,似乎讲清楚电商行业的“潜规则”。一般是新店亏本做引流,比如这个镜子工厂价3元,快递费2元,卖0.9元,不算其他成本直接亏了4.1元,卖家相当于花了4.1元去买了这个交易,提升了店铺的销量和权重,有了销量后期才会吸引更多的人买这个店的东西。等卖了比如几千个之后,回归正常盈利价格比如6-7元。这种做法比花钱给平台买流量更划算。
有网友算账,一单五毛的净利润,你的2元红包是平台给你的,商家实收是2.9,镜子是0.95,快递1,人工包材运营房租货损售后直通车0.4,我就是这个产品翻的身,2.98卖了90万单。
也有网友一针见血,有一个成本叫单个用户获客成本,例如一个50元。意思是你用自己全套用户资料价值50元,获取了一个廉价的6元镜子。
- 近日有媒体报道,1元还包邮?网购低价商品背后是满满的“套路”。
有业内人士指出,“1元包邮的商品,被当成引流工具,吸引消费者进入店铺后,抓住消费者‘买少吃亏’的心理,增加其他高利润商品的曝光机会。”
平台对高销量店铺会给予流量倾斜,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商家向平台投放广告的成本。“商家看似没有挣钱,实际上用低价商品吸引的用户流量不仅获取了高额的平台补贴,还提升了销量和店铺知名度,甚至带动其他商品销售。”
不得不说,江湖套路深,隔行如隔山。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引流才是关键。与其说是一元购,不如说就是花钱投给真实客户来提升流量,引发更多的关注。
这种情况,其实屡见不鲜。包括商场超市,都经常采取这种方式。比如,如今某些品牌零食店的瓶装水,甚至低于1元出售。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