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里,无论是旅行还是居家,父母们突然发现:朝夕相处反而让平日被学业掩盖的孩子习惯与情绪问题,全都无处躲藏。你家小学生放学后也这样嘛?

你们有这样的操心娃吗?


19楼教育论坛有网友 @爱唱歌的西瓜汁4 发出了自己的带娃经历。 许多父母都面临相同的发现——当24小时陪伴成为现实,孩子那些被上学节奏掩盖的生活习惯、情绪问题,突然成了无法回避的焦点。

二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在学校做作业就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经常把校内作业带回家做。

在家做作业也是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拿东西,作为家长真的默念亲生的都压不住火。

家长辅导也不好好做,和你讨价还价,东拉西扯,真的不是不会做题而生气,就是这个做作业的态度太让人抓狂了。

明明1小时能完成的作业,拖拖拉拉要弄到9点,做完作业马上洗漱睡觉了,完全没亲子活动时间。

你们有这样的娃吗?说出来让我心里平衡下。

可扫码添加助手号为好友

进入家长群聊

2024-2025杭州中考主题分享沙龙会,目前2025年第1期(05月11日下午)正在招募中!所剩名额不多!抓紧机会!

论坛家长:

我家小孩完全一样

对于发帖楼主的问题,许多“同病相怜”的论坛家长给出的答复是:一模一样!


网友热评

@存在身边:也是这么过来的,小学高段甚至做到11点12点,初中没有哪个假期准时完成作业的,假期越长,最后几天越忙

@毛豆2粒:小一小二也这样,小三间歇性的。小四终于想通了,学校里写完大部分了。但是太空了,空出来的时间奉献给电视

@老胡特产:一样的,所以我才让她在学校写完回来,不写完不准回来

@生活配置:习惯没有培养好

@azz211:养成好的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论坛高手出招

做好这几步能大有帮助

论坛有 @可可西里说 家长发帖分享了自己的育儿宝典,就是针对孩子注意力不专注所进行的标准化训练流程,非常值得有着同样困扰的家长参考。抓大放小:阶段不同,重点不同

小黄同学一年级时,我曾因他忘记带作业本经常返校取被老师点名而崩溃。后来发现,与其每天追在他身后念叨“检查书包”,不如建立标准化流程:

1. 放学回家先玩1小时(释放能量)

2. 用闹钟划定30分钟专注课外阅读、20分钟语文作业、20分钟数学作业;

3. 妈妈下班到家8点开始一起执行“作业书包三步检查法”(作业本→课本→APP作业→整理书包削好铅笔)

4.允许过程反复(前两周他还是会漏带东西)

5.用物质奖励:主动完成作业且不遗漏物品,可以买一个小玩具

报告下小黄同学近况:期中考试数学-100,语文97,英语A+;他的数学是不稳定发挥下的最优发挥成绩。

写在最后:孩子自己也该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小学阶段小黄同学需要把“习惯”钉进日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