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的一封书信,照出那个风云激荡的夏天。



3月的最后一天,华盛顿又到了最美的时节;潮汐湖畔,微风轻拂,处处被粉色白色的云朵笼罩,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馨香。这天,我走进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找“戊戌遗痕——光绪帝手迹”“康有为在北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果然找到了一封“康学”研究者们从未发现的重要信件!

时间是1905年6月13日,写信人是美国第25任助理国务卿Francis Butler Loomis(康有为书信称“外部次官林玛氏”),收信人是白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行程秘书William Loeb Jr.。这封信的第二段翻译为中文如下:“我还有一封康有为先生的信,他自称是中国改革家,他想与我会面并希望我为他安排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会面。我打电话给中国驻美国公使(笔者按:梁诚)询问,他说那人(按:康有为)是个骗子,与他(按:清政府)无任何关系。这个信息供您参考。”

读着这封信,微妙的历史联结漂浮在档案馆回廊中,令人浮想联翩。



Loomis的信

清代晚期美国对华政策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方面照会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华工帮助美国修成太平洋铁路后,反过来推行排华法案。1894年清廷与美签订了臭名昭著、有效期十年的《华工禁约》。1905年全球华人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规模巨大的抗议凌辱、抵制美货运动,10万华侨联名上书清廷,呼吁禁止与美国续签《华工禁约》。时在洛杉矶的康有为发了一封公开电号召抵制美货,废除《华工禁约》,这也是康有为求见罗斯福总统的原因之一。

据《纽约时报》等报道,西奥多·罗斯福于1905年6月15日接见了康有为。陪同康有为参见的还有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容闳。康有为当面要求美国废止限制与排斥华工的法律与条约,罗斯福答应处理。6月24日,康有为前往白宫,再度受到罗斯福接见。当日罗斯福发出了善待合法入境华人的指示和文书。6月28日康有为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罗斯福总统非常热情友好,……目前抵制美货的目的不仅仅是期望给予上层华人入境美国以宽松对待,而是所有中国人都被接纳”。

1905年6月15日康有为致梁启勋的信札中写:“今午已见总统(梁诚力阻三日)。总统言禁约事不忍刻酷,必竭力挽回。上等人、游客、学生、商人必宽待云。”美国助理国务卿的信与康有为的信形成绝妙互文,如同两面相对的镜子,照出1905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夏天。



康有为致梁启勋信

西奥多·罗斯福与驻美公使梁诚的关系据说很不错,那罗斯福为何不顾梁诚的全力阻挠,执意要接见康有为,而且是两次?我细心查阅了康有为抵达华盛顿前后的报刊,发现两份在华府最有影响的报纸《华盛顿时报》和《华盛顿晚星报》在1905年6月9日的头版头条关于康有为的报道,我相信这一定(起码是部分地)影响了罗斯福的决策。

《华盛顿时报》的大标题与副标题颇具戏剧性:

康有为来访

所有中国改革家中最伟大的一个

因慈禧太后的愤怒冲天而逃亡

他的头颅被悬赏十万美元

皆因他将自己的变革理想灌输给了年轻皇帝!

《华盛顿晚星报》刊登专访报道《中国在前进》:

一位处心积虑致力于中国改革的人物

他的脑袋价格不菲

慈禧老佛爷悬赏十万美元活捉

康有为将在华盛顿短期停留

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谈他的奋斗、理想和他的人民

可以想象,当这两份报纸放在罗斯福的椭圆形办公室里,连同康有为写给助理国务卿要求晋见的信件,罗斯福自然而然选择站到了康有为的一边。



华盛顿两份报刊有关康有为的报道

其实,梁诚亦是位人物。

1904年,梁诚在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的一次谈话中,从官方得知美国向中国索取“庚子赔款原属过多”的信息,决定讨回赔款,开始四处奔走演说。他打听到总统酷爱棒球,1904年与罗斯福会面当天,梁诚先谈起了棒球。当罗斯福问他:全美棒球锦标赛上曾有一个中国人打出了大满贯全垒打,你是否知道这个人?梁诚微笑着回答:“这个人就是我!”罗斯福瞪大双眼。不久,他们竟成了好友!

经过努力,1908年美国宣布退还庚款多余部分共1196万美元,接近原赔款数额的一半。此后,英国退回赔款的40%,比利时50%,荷兰20%……这笔钱作为了教育文化基金,即著名的“庚款兴学”。

然而,梁诚结束外使任务回国后,因为用退款“广设学堂派遣游学之用”的意图和袁世凯的谋划相左,不仅不被重用,而且被逐出外交界。站在对立两方的康有为与梁诚,他们的人生命运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袁世凯。

离开档案馆时,我与热情帮助寻找资料的历史学者亨利合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