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夏天的上海街头,一个川军士兵弯腰捡起弹壳时,突然发现上面刻着“汉阳造”的模糊字样。
他的排长盯着弹壳沉默许久,突然骂了一句:“这他娘的是咱们给日本人的赔款造的子弹!”话音未落,日军炮火已呼啸而至。
而就在同一天,国民政府财政部的账本上,依然按时划拨着32824英镑的庚子赔款,这笔钱足以制造150万发子弹,却源源不断流向侵略者的口袋。
这荒诞的一幕,正是近代中国背负的10亿两白银债务的缩影。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笔由清政府种下、民国浇灌的“债务毒树”,整整缠缚了中国109年。
雪球是如何滚起来的
1842年的南京江面上,耆英颤抖着在《南京条约》上盖下印玺时,或许想不到那2100万两白银的赔款,会像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
英国人用大炮轰开的不仅是国门,还有列强们对“东方肥羊”的掠夺狂欢,1860年《北京条约》800万两、1895年《马关条约》2亿两、1901年《辛丑条约》4.5亿两……到1911年清朝灭亡时,外债本息已突破13亿两,相当于全国百姓每人背着3两白银的枷锁。
最狠毒的当属《辛丑条约》。
列强们精心设计39年分期付款,将4.5亿两本金滚到9.8亿两,还特别注明“不许提前还款”。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日记里写道:“这就像给垂死之人套上永远解不开的锁链。”
果然,条约签订仅10年,清政府就在武昌起义的枪声中轰然倒塌,留下7.3亿两未偿债务。
为偿还这些“卖身契”,清政府把盐税、关税、铁路、矿山统统抵押。左宗棠收复新疆时6次举债,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向汇丰银行抵押海关税银,甚至慈禧修颐和园的钱都来自铁路借款。
百姓田赋十年间暴涨四倍,河南农民王老五的账本记录着:“光绪二十六年,交完皇粮只剩糠;宣统三年,卖儿鬻女难活命。”
民国的“债务传家宝”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站在空空如也的国库前脸色铁青。
这个接手了“亚洲最大烂摊子”的临时大总统,发现库房里只剩几个银锭叮当作响。但他转头就向列强保证:“前清所有条约、外债,民国概予承认。”
这并非袁世凯独有选择。
从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历任执政者都将承认旧债作为换取列强承认的投名状。
1917年段祺瑞为镇压革命军,以胶济铁路作抵押向日本借款1.45亿日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老蒋竟仍向日本支付庚子赔款,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累计支付的清朝旧债折合白银达4.8亿两。
最讽刺的是1937年8月31日,淞沪会战爆发的第十五天,财政部仍在向东京汇款。
这笔32824英镑的款项,转眼变成轰向中国军队的150万发子弹。正如学者黄仁宇所言:“民国政府就像个被债主牵住鼻子的木偶,连反抗都要先看债权人的脸色。”
伟人是怎么处理的
1949年深秋,毛主席将一叠西方照会重重拍在桌上,这些照会里,列强不仅要求承认所有旧债,还要清算39年累计利息,总额高达45亿两白银。
早在1949年1月会见米高扬时,毛主席就定下基调:“屋子太脏就要先打扫,再请客。”
次年1月,周总理向世界宣布:“新中国不承认任何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这句话像惊雷般震动了世界外交界!
但毛主席的智慧远不止强硬拒绝。
他将债务分为三类:掠夺性赔款直接废除,正常商业债务协商解决,确属民生的外债酌情承认。
1950年处理英国亚细亚石油公司债务时,周总理特意叮嘱:“该赔的银元要用麻袋装好,让英国人自己数清楚。”
而对《辛丑条约》这类吸血契约,则用赫鲁晓夫的话说:“中国人民的鲜血早已将这些纸片染成废品。”
最妙的是对苏联债务的处理。
斯大林本想继承沙俄在华特权,毛主席却拿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草案说:“东北铁路可以共同管理,但沙俄时期的债务必须归零。”
经过三个月拉锯战,苏联最终宣布放弃全部旧债,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债务谈判中反客为主。
再也不用被债务束缚中国发展
1955年,清华大学礼堂里掌声雷动。校长蒋南翔宣布:“我们用庚子赔款退款建造的实验室今天落成!”
自1908年美国退还部分赔款建立清华学堂,这笔“带血的银两”在新时代终于回归正途。
更令人唏嘘的是,当年列强用赔款培养的亲西方精英,此刻正在为新中国研制原子弹。
其实新中国立足未稳,在国际上有争议很正常,他们并不是在乎这些赔款,而是看不起当时的新中国。
实际上不承认赔款,这是国际上很常见的,且符合国际法律和道理的。
1952年日内瓦会议上,当英国代表重提债务问题时,中国代表团亮出《联合国宪章》第2条:“会员国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之领土完整。”全场鸦雀无声,这些曾用炮舰逼债的国家,此刻反被自己的法律将了一军。
到1957年,新中国不仅甩掉了10亿两债务大山,还提前还清苏联抗美援朝贷款。
上海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依然准点鸣响,但钟楼下飘扬的已是五星红旗。
2019年,苏富比拍卖行出现一枚特殊银元,正面是光绪帝头像,背面刻着“庚子赔款1901”。
当竞拍价飙升到百万美元时,中国收藏家王先生突然起身离场:“这不是钱币,是1400万中国劳工的血泪。毛主席说过,这样的债,我们永远不认!”
从黄浦江畔的弹壳到新中国谈判桌,从紫禁城的白银到联合国的讲坛,这10亿两白银的故事,终究印证了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的预言:“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而解决问题的钥匙,正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那句话,“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早已撕毁了这些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