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画卷中,人物的善恶美丑如斑驳光影般交织呈现。周作人,这位在文学史上有着小品文大师之称的人物,却因其凉薄行径备受诟病。



周作人小时候的行为便令人咋舌。他在患天花未愈时,因觉得妹妹的大脚趾可爱便狠狠咬了一口,致使妹妹感染天花夭折。这或许是懵懂无知时的一个举动,但从常人的角度来看,这已然超出了常理。

鲁迅对周作人关怀备至,可谓是倾其所有。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费用全由鲁迅操办,他与羽太信子结婚后挥霍无度,鲁迅省吃俭用仍满足不了他们,甚至不惜卖掉家族田产,回国后还托蔡元培为周作人找工作。周作人在北大文科能当上教授也离不开鲁迅的关系与帮助,鲁迅甚至为他提前准备教案。1919 年鲁迅买下北京八道湾 11 号的房子,将家人接来,自己住小房子,然而四年后周作人却写信逼鲁迅离开,鲁迅回去搬书时还遭到他与羽太信子的咒骂。



周作人对弟弟周建人也极不厚道。羽太信子怀孕时让妹妹照顾,妹妹却趁机灌醉周建人发生关系,周作人对此不管不顾,导致兄弟关系破裂。后来周建人去上海发展,周作人也未给予任何支持。

对于自己的母亲,周作人更是冷漠。他从不喊母亲,只称其为鲁迅的母亲或鲁老太太。鲁迅在世时,赡养母亲的责任全在鲁迅,他却置身事外。鲁迅去世后,他对母亲的态度更加过分。

老舍大骂周作人,是因为周作人种种行径实在违背人伦常理。这让人想起历史上的吕布,他为了自身利益多次背叛义父,认贼作父,毫无忠义可言。周作人不认母亲的行为,如同吕布背叛义父一般,是对亲情和道德底线的践踏。



而周作人后来还担任伪国民政府委员,成为了文化汉奸。一个对亲情如此冷漠的人,在民族大义面前也未能坚守底线。他或许从未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国家。

在国家危亡之际,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而周作人却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下苟且偷生,为虎作伥。他的行为与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周作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丑恶。他在文学上或许有一定的成就,但他的道德缺失和卖国求荣的行径,让他的人生染上了无法抹去的污点。老舍的责骂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行为的批判,更是对一种丧失良知与气节的现象的痛斥。



我们应从周作人这样的反面人物身上吸取教训,明白亲情的珍贵、民族大义的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道德底线,不忘家国情怀,不做那被人唾弃的凉薄之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民族的足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