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吕梁山,春寒料峭、乍暖还寒,黄土坡上的蔬菜大棚、窑洞旁的黑猪养殖园却已热气腾腾。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创业服务活动就此展开,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与当地的青年朋友们围坐一圈,热情洋溢地分享着自己的创业奋斗经历和农业技术知识,他们不讲空话、不摆架子,以“露一手,帮一手”的方式为石楼乡村发展添了一把“青春火”。

  专家钻大棚传农技

  “庄稼汉也得当‘技术控’,这才是新时代的‘锄禾日当午’”。灵泉镇车家坡村大棚里,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山西省运城市农业种子站站长景鹏飞和乡亲们蹲在田垄间,捧起一株西红柿苗,像托着个金疙瘩,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大棚内蔬菜苗最佳生长温度要控制在25℃-35℃之间,还要注意地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地温过低或者苗床‘过干过湿’都会影响幼苗生长速度。”一边向乡亲们讲解育苗注意事项和改善建议,一边分享着自己在农业战线摸爬滚打十余年的成长经历,鼓励青年“新农人”用自己的方式扎根田野,为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石楼县指南长青育苗园负责人任艳丽说:“专家点拨就是不一样,从基质配比到温湿度调控,景老师带来的育苗新方法、病虫害防治技巧让技术难点迎刃而解。”

  土特产遇上新网红

  “我们深入吕梁各个乡村,挖掘特色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像临县的红枣、柳林的芝麻饼等,这些农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还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和风土人情”,在车家坡村农耕研学基地,吕梁文旅推介官、山西盛霖极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珏详细介绍着打造家乡特色文旅品牌的经验做法,建议返乡创业青年要深挖本地特色文化、发挥短视频引流优势。“研学基地提档升级还需做点啥?爆款怎么推?人流量如何带起来?”当地的村官、自媒体青年、文旅电商创业代表围坐在王珏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产品策划、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间就是云集市,用好文化资源,流量才能哗哗往村里淌”,王珏一一耐心解答,把自己从事文旅创业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作了分享。山西天行健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利梅说:“听了王老师的讲解很受启发,下一步我要结合石楼特色精心设计研学课程体系,将东征精神、非遗文化等内容融入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中。”

  黑猪拱出致富路

  转过山梁,裴沟乡郭家河村黑猪产业园内,干净整洁的窑洞式猪舍、宽敞平整的投喂场地,百余头黑猪在黄土坡上自由“漫步”。“一定要走绿色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创办家庭农场,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融合发展”,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河北省磁县华威养殖有限公司技术员李海蛟结合创业历程和专业知识,介绍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的经验做法。十几名周边村镇的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和养殖户都赶来参加活动,现场咨询不断、热闹非凡,不时有听众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为了讲好这一堂课,李海蛟提前一天到宣讲点进行实地调研,走进养殖基地,与黑猪产业园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黑猪饲养规模、市场销路等情况,为宣讲做足了准备。

  牵“牛鼻子”走“牛路子”

  “我不仅仅是一个返乡创业者,也是陈家塔村发展的带头人”,吕梁市人大代表、离石区吴城镇陈家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伟伟围绕发展村集体奶牛养殖产业等方面,回顾着如何牵起产业兴旺的“牛鼻子”,与村民一起走上乡村振兴“牛路子”的点点滴滴。“我们发展巴氏鲜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村集体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同时让那些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张伟伟掰着手指头和当地村干部算起“致富账”,“利用新媒体直播带货,还可以解决村民们对鲜奶销路的担忧”。

  据悉,本次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创业服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共青团山西省委青年发展部、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承办,聚焦石楼县产业发展需求,邀请来自粮食种植、畜牧养殖、文旅推广等领域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和吕梁市创业青年代表开展农技指导和事迹宣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其间,宣讲人还在座谈交流会上与石楼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文化和旅游局、团石楼县委负责同志及创业青年代表深入交流,并结合石楼实际积极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