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一位著名的商人徐增平向往常一样,正在香港的办公室里工作,突然秘书急匆匆地赶来,并敲响了徐增平的办公室门,她表示有一位特殊身份的军人要与自己相见。
听到是一名军人来访,徐增平立马表现出了激动与紧张,毕竟自己之前也是一名军人。但是要知道天下军人千千万,可是能够让秘书安排在第一时间与自己见面的军人,肯定身份比较特殊。
果不其然,
随后进来的这位军人相貌伟岸,眉宇之间还有几分英气,看着这位陌生军人,徐增平突然联想到了一个人——贺龙。
作为一名军人,他多次看见过贺龙老总的历史照片。照片上的贺老总姿势和神态与常人不同,因为他是一副睥睨众生的神态。
而在徐增平的印象中,眼前的这名军人恰好也有三分这样的神态在其中,仔细询问之下,徐增平更加紧张了,
因为来人正是贺龙的独子贺鹏飞,时任海军中将。却在香港回归之后的关键一年里,偷着跑来香港与自己相见,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要托付自己。
作为商人,徐增平突然察觉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氛。没错,一切果然如徐增平的所想那样,
贺鹏飞这次来找自己,就是想要托付他去乌克兰买一件重要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则是一个前苏联生产的航空母舰半成品“瓦良格号”。
贺鹏飞委托徐增平买下瓦格良号
众所周知,当时我国并没有航空母舰,所以一听到贺鹏飞拜托自己去办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他激动地当场答应了下来,因为作为爱国商人,他知道这也是一次为国争光的机会,而且无贺鹏飞再三表示:
“买下瓦良格号,中国的航空母舰事业就有希望,这是中国的唯一的机会了。”
听到贺鹏飞这样一说,徐增平的内心热血沸腾。他在送走贺鹏飞以后,立马派财务查点自己公司的所有账务,并准备及其巨资亲自赶去乌克兰一趟。
当时在苏联解体以后,这座还没有全面制造成的瓦良格号便成为了搁浅的军事项目。
由于乌克兰和苏联在九十年代闹分家,为此。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乌克兰的经济状况并不是那么好。
早在之前乌克兰为了改善经济状况,也表示只要中国愿意,可以用两千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瓦格良”号。
对于这个价格,这也是我国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两国一直没有达成这项合作计划,毕竟在乌克兰的背后还有美国。
在美国人的干预下,即便瓦格良号已经是一个空壳子,可是美国人依旧没有放松对于瓦格良号的管控,这也足以证明美国人对于尖端技术的保护程度有多严密。
既然国家层面无法与乌克兰取得。那么,对于瓦格良号的交易,那么只能以私人名义达成合作了。而贺鹏飞之所以能够找到徐增平,也是出自对徐增平的信任。
当徐增平抵达乌克兰以后,日本和韩国的代表也在现场,为了购买下这个瓦格良号,
日韩代表团也将价格一度抬高到了1800万美元。而在二十多年前,1800万美元并不是一个小数字,正常人很难一次性拿出来这么多钱,可是徐增平却将价格再次抬高到了2000万美元。
直到他的价格说出口后,整个拍卖会现场鸦雀无声,
最终徐增平如愿以偿,以两千万美元的价格拍到了瓦格良号。可是这也仅仅是买下瓦格良号的第一步,因为接下来的运送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瓦格良号回国艰难,历经考验
首先,他们迎来了第一个考验,
在交付尾款的时候,徐增平由于一下子交出这么多拍卖价,为此自己的公司早就在破产的边缘徘徊。
加上当年正好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这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巨大,徐增平的公司也受到了一些牵连,
没过多久,他的公司宣告破产。
这个打击给徐增平当头棒喝,因为如果筹不到尾款的话,那么有关瓦格良号的拍卖协议也直接会面临作废的危险。
为了筹集到尾款,徐增平和贺鹏飞两人分头行动,一起为买下瓦格良号而奔走相告。
古代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代有
“英雄难为无钱之事”
,在筹集资金多方未果的情况下,很快两个人陷入到了绝望之中,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
正在这时,爱国金融家邵淳对他们伸出了援手机,最后这笔尾款及时交付到乌克兰手中。
然而,瓦格良号在返回祖国的途中也遭遇到了许多阻碍。
其中土耳其的反响最大,为了能够让瓦格良好顺利通行,我方不得不派出专业的人员与土耳其进行交涉,最后只能够被迫答应了土耳其强加的多项要求才行。
后来,瓦格良号经历了欧洲、非洲、亚洲等大洲的海上航行以后,最后绕过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顺利到达了国内。
至此,为期两年的瓦格良号海上航行到此结束。
而令人遗憾的是,2001年,55岁的贺鹏飞中将因病逝世,他的离世给所有人带来了深重的悲痛,如果没有他在背后的助力,瓦格良号不可能顺利送到国内。
而值得一提是,当年瓦格良号的计师巴比奇,在得知最后瓦格良号归属中国时,他大感欣慰,还表示“这相当于是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最好的归宿。”
事实证明,贺鹏飞将军的决定非常正确,
他当初与徐增平一起买下的瓦格良号,最后为我国军事建设的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国的航空母舰事业才能够开启新的征途。
结语
如今,我国不仅有了辽宁舰,还有了山东舰等航空母舰,
而这一切,不仅归功于所有支持瓦格良号返回国内的仁人志士,也归功于金融家邵淳与徐增平,更归功于贺鹏飞将军。
要不是当年贺鹏飞顶着压力,亲自委托徐增平买下瓦格良号,我国海军事业的发展不会如此突飞猛进,这件事也足以说明贺鹏飞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
于此,他是当之无愧的海军中将,让我们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