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玉渊谭天,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近一段时间,美方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美国主动找上门,但在中方看来,诚意还不够——谈和打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中方手里,抛售美国国债这张牌,我们还没有打。
其实美国私下通过各种渠道找中国,其实并不出人意料。实际上,特朗普政府不想办法联系中国,才会令人感到意外。
当前,特朗普政府面临多重压力,首先就是经济压力。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
过去两年,美国GDP增速基本略高于2%,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经开始冲击美国经济。
有意思的是,就在市场“跌跌不休”的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在同步上演着另一出“大戏”。
4月17日,特朗普第一次提到在和中国讨论关税协议,而前一天,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从这天起,特朗普开始频繁地、拐弯抹角地暗示:我们和中国在联系。
但市场并未买账,特朗普这边“创造事实”,那边美股该跌还是跌。
这个时候,光靠“模糊表述”显然已经不够用了。于是,特朗普开始明确表示,不仅要“非常友好地与中国谈”,还要“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希望能够达成贸易协议。一直到4月25日,特朗普连续四天基本每天都会释放一次中美“正在联系”或者“已经联系”的信息。
这话一出,效果立竿见影。美股应声上涨,美元也开始走强。
眼看这种套路有用,特朗普和他的经贸团队就开始“硬蹭”中国,短短10天之内,至少就说了11次“在和中国联系”。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在舆论上,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也很大。
2月1日美国加征关税时,美国老百姓怀疑和焦虑的态度约占65%。而到了四月初,对关税反对的声音比例直接升到了80%左右。
眼下美国十二个州依然在推进联合起诉议程,准备走法律程序,强行叫停总统的关税政策……
这是为什么?
首先,关税反噬了美国制造业。中国目前已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彭博社报道指出,“美国国内目前对这7类中重稀土进行精炼的能力为零。”
从对外贸易来看,美国更是自绝于全球市场之外。目前,中方进口的美国大豆数量已经锐减。根据联合国数据,2024年美国出口大豆中51.7%都销往中国,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客户。除了大豆,猪肉等美国对华出口农产品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希望尽快在关税中找到突破口,重新营造“美国赢了”的叙事。
特朗普第二届任期刚满100天,他就交出了一份如今糟糕的经济答卷。而讽刺的是,白宫竟然还在社交媒体上大言不惭地写道:“特朗普上任100天,是美国优先的100天,也是取得胜利的100天。”
当然,到底有没有胜利,特朗普和他的团队自己很清楚,否则也不会主动找上中方接触。但还是那句话,在美国没有拿出实质性的诚意前,中方没必要急于同美方谈。
再说了,美国为了对话而对话的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是中方的底气,也是中方的定力。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