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前,特朗普政府高调宣布对华实施“对等关税”,摆出一副“极限施压”的架势。然而,这场贸易战还没满30天,美方就开始撑不住了。
最新的消息显示,美国政府正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接触中方,希望重启关税谈判。这种突如其来的“示好”,与其说是诚意,不如说是特朗普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毕竟,贸易战打到今天,美国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被自己的关税大棒反噬得够呛。现在,特朗普想要的恐怕不是胜利,而是一个“体面认输”的机会。
特朗普在4月初宣布关税政策后,中方的态度始终坚定且明确:如果美方真想解决问题,就应该彻底取消对华单边关税措施,通过平等对话处理分歧。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美国必须先撤掉自己架起的关税壁垒,否则谈判无从谈起。
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动作却显得十分矛盾。美方就开始频繁释放谈判信号,一开始是“劝降”,过了一段时间后变成了“示好”,接着又开始软硬兼施,甚至释放假消息、主动碰瓷。他们频繁对外放风称“中美正在谈判”,试图营造一种“中国主动求和”的假象;私下却又急切地寻求接触,生怕中方不接招。这种“阴阳做派”恰恰暴露了美方的真实心态,既想保住面子,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那么,特朗普为何突然放低姿态?答案很简单:美国扛不住了。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股市震荡下行,美元汇率跌至近三年低点。特朗普引以为豪的“对等关税”不仅没让中国屈服,反而让美国企业叫苦连天。不少美国中小企业和农场主濒临破产,就连军工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都因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而推迟B-21的生产计划。这些数据无一不在证明,特朗普的贸易战策略已经彻底失败。
一个月前,特朗普趾高气扬地要求中国“主动打电话求和”,甚至放话称“中国很快就会撑不住”。结果呢?中国不仅没打电话,反而通过精准反制让美国疼得跳脚。如今,特朗普不得不自己派人来接触,只能感叹一句,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只用了5天,迅速转进到“245%对125%优势在我”,“优势谈判”没开始直接变成了“求和谈判”,真有你的,美税宗!
他的“战略不确定”谈判手法,也就是通过释放混乱信号扰乱对手判断,在中国面前完全失效。中方不仅没被带节奏,反而利用美方的焦虑心理,逼出其真实意图,牢牢掌握谈判主动权。这种反差充分说明,特朗普的贸易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建立在错误假设上的豪赌,现在他赌输了,就得认。
中方选择在此时曝光美方的接触行为,打破了特朗普试图营造的“中国主动妥协”的虚假叙事,让国际社会看清谁才是真正被迫调整策略的一方,其次也向其他被美国施压的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的反制是有效的,美国的极限施压并非不可战胜。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目前都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但进展缓慢。如果中国能逼得美国低头,其他国家自然更有底气坚持自己的立场。中方的这一策略,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在为全球贸易秩序争取更公平的环境。
因此中国的坚定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巴西总统卢拉近日公开称赞中方的反制措施“令人钦佩”,并表示单边主义的霸凌行径理应遭到共同抵制。
卢拉的表态,代表了很多国家的内心想法。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绕过美元,采用本币结算,世界正在摆脱对美国单极体系的依赖,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胜利”,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最终被孤立的不会是中国,而是它自己。
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是一个极度尴尬的局面:国内经济数据难看,盟友离心离德,民意支持率跌至39%,创下80年来美国总统同期最差纪录。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主动接触”更像是一场止损行动。但问题在于,中方的条件很明确,取消所有单边关税,平等对话。特朗普愿意接受吗?
如果他真的认输,他用宗教狂热的方式创造的“赢”学还如何维系?如果他继续硬撑,美国经济还能扛多久?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这场贸易战的最终结局。
无论如何,有一点已经很清楚: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绝对上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没吓住中国,反而砸了自己的脚。现在,球在他那边。是继续硬撑,还是体面认输,无论他怎么选,历史都会记住这一刻,单边主义的时代,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