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吉安会有怎样的变化?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吉安市的各项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 “两吉融城”、“吉泰走廊”,接下来还有“浙赣粤大运河”等等,吉安市中心城区的格局也逐渐成型。

那么,10年后,吉安市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一起来看看吧!


01

空间结构

统筹中心城区和吉安县城区共同建设市域中心城市,按照市县同城的管理要求,构建“一核两心,井字轴线,八组团六片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形成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衡、职住平衡、路网结构合理、蓝绿空间连通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

一核为主城综合服务核心。

整合高铁片区、老城片区、城南行政中心、职教体育片区,促进老城片区功能疏解,围绕高铁片区和体育职教片区打造对外开放门户,发展高铁经济,完善城南片区生活配套设施,聚集人气。结合城市双修、交通治堵、黑臭水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强真君山、螺子山、天华山、神冈山的生态修复,保护吉安老城、白鹭洲书院等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特色。围绕吉安市政府进一步集聚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娱乐、创新创意等功能,提升城市中心作为吉安市核心服务引擎的功能和作用。

两心是指青原综合服务副中心敦厚综合服务副中心

综合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医疗康养、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河新城中枢,形成服务青原区的绿色发展核心

敦厚综合服务副中心。加快建设敦厚综合服务副中心,培育商贸办公、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服务于吉安县和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服务核心


井字轴线指连接城市组团的功能轴。

依托金樟大道—君华大道—G105 构建吉泰发展主轴,串联吉安市河西各功能组团以及吉水县、泰和县;依托青原大道构建绿色创新发展轴,串联河东片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发小镇;依托吉安南大道构建东西向城市综合发展轴,加强城市东西向功能联系;依托 S314—君山大道构建产业开放发展轴,构建空、铁、公路联运的快速交通廊道。

八组团为庐陵组团、井开组团、城北组团、井大组团、滨江组团、兴桥组团、敦厚组团、凤凰组团。

庐陵组团:吉安市的核心城区,以行政、文化、商业商务、体育教育等功能为主的高品质综合性的城区。

井开组团: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新高地、全国新型工业化基地(电子信息产业)。

城北组团:吉安市的创新转型城市片区,以文创产业、新兴产业、文化休闲、特色社区等功能为主的城区。

井大组团:吉安市科教文化与创新产业基地。

滨江组团:吉安市宜居度假片区。

兴桥组团: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引领区、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区域物流的重要节点。

敦厚组团:吉安市重要的产城融合发展区。

凤凰组团:吉安高新区的重要拓展区块。

六片区:结合外围重点镇和特色资源,打造六大特色功能片区,提升城市吸引力。


02

功能布局形成7大分区

落实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进一步细化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物流仓储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七类规划分区。

居住生活区主要集中在吉安市庐陵组团、城北组团、滨江组团、井大组团,各组团统筹考虑职住平衡适量布局。在区内保障一定比例以上的城镇住宅用地及配套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并注重构建15分钟生活圈,注重临街商业活力塑造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公园的建设。

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青原综合服务副中心、敦厚综合服务副中心,以及各组团和片区中心。综合服务区与商业商务区功能应集约紧凑,满足服务等级、规模及68类型要求,注重连续步行空间的营造和小型公共空间的设置,通过建筑高度的变化打造高度错落、疏密有致的天际线。


工业发展区主要沿吉泰发展主轴布局的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安高新区以及吉州工业园等工业园区。严格遵守环保要求,降低工业及物流仓储功能对城市居住、公共环境、交通等的干扰,同时加强工业园用地集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物流仓储区主要分布在城南专业市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综保区、河东工业园等货运枢纽地区。

绿地休闲区主要依托赣江、后河、玉带河、金鸡湖等水系,以及螺子山、真君山、天华山、神冈山等山体形成的蓝绿空间布局。

交通枢纽区围绕吉安西站、吉安站、天玉港等大型交通设施布局。


03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市级服务中心。包括庐陵新区市级公共综合服务中心 1 处;5 处市级特色服务节点,包括老城商业服务中心、高铁现代服务中心、文教体育中心、滨江商贸服务中心和敦厚商贸服务中心。承担市级行政办公、商业商务服务、文化会展等功能。区级(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

规划区级(组团级)中心 6处,包括吉州区服务中心、井冈山农业科技园服务中心、青原区服务中心、吉安县服务中心、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中心和吉安高新区服务中心。为本区(组团)提供相应的商业、文化、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配套服务。

街道级服务中心。结合 15 分钟生活圈、街道行政管理范围,规划建设街道级服务中心,鼓励新建地区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设置,实现中心城区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 15 分钟生活圈覆盖率基本达到 100%。

社区级服务中心。结合 5-10 分钟生活圈、社区管理范围布局社区级中心,满足 300-500 米步行服务范围要求。鼓励社区中心功能混合集中布局。


04

文化设施

市级文化中心位于核心区综合服务中心,提升现状包括吉安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城市展示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在内的文化服务集聚区,高铁现代服务中心规划新建市级综合展示文化服务岛,依托吉州窑遗址建设传统文化体验区。

结合组团中心设置区级(组团级)文化设施,至少应包括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馆。各 15 分钟生活圈应布局 1 处文化活动中心;

结合 5 分钟社区中心建设文化活动站。同一服务范围内服务功能相同的公共文化设施不宜重复设置,在满足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可联合建设。


05

教育设施

优化中心城区高等教育与科研用地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中高等教育结构。高水平发展井冈山大学,围绕井冈山大学集聚高等教育、教育科研、创新创意等功能,在井冈山大学以东预留教育科研用地,作为井冈山大学拓展用地以及其他高校预留用地,打造区域科教研发高地。

依托吉安职业技术学校,高水平建设职业教育集聚区,结合中高等院校建设职教基地;推进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老城区教育用地布局,加强新拓展片区的教育用地供给。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居住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

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300 米。优化中小学布局,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500 米,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0 米,普通高级中学的设置要立足本地实际,采取适度集中的原则。


06

体育设施

市级体育设施为吉安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建设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大型文艺演出、会展于一体的综合体育文化服务中心。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建设区级公共体育场、公共体育馆和公共游泳馆。各 15 分钟生活圈应布局 1 处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结合 5 分钟社区中心建设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因地制宜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结合城市公园适当配建体育健身设施及场地。

07

医疗卫生设施

加快现有医疗卫生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新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

吉州区、青原区范围内至少各布局 1 所三级综合医院、1 所中医院。推进井冈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建设,市级布局 1 所二级以上康复医院、1所肿瘤医院,区级重点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妇幼保健院。预留新建市医疗急救中心、市中心血站、市级公立中医院、区级妇幼保健院 1 处。各 15 分钟生活圈应布局 1 处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结合 5 分钟社区中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08

养老设施

建设 3 处市级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即在城北、城东、城西各建 1 处市级养老服务设施(城北养老服务中心位于樟山镇),吉州、青原城区各保留不少于 1 处的机构养老服务设施,扩建吉州区福利院(含市本级儿童福利院)、拓建庐陵新区养老服务中心(原禾埠敬老院),建设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华养老服务中心。至 2035 年,中心城区各街道应布局不少于 1 处老年养护院/养老院;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基本达到 100%。

09

社会福利设施

健全社会福利设施体系,提升社会福利设施水平,实现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内现状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殡葬、流浪乞讨救助和残疾人精神障碍康复等机构服务标准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区级/组团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结合15 分钟生活圈应设置 1 处社区儿童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机构根据残疾人人口规模合理设置,建设规模不宜大于 400 床

想获得更详细的置业建议,或交流楼市资讯,可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进房产资讯群(备注“姓名+电话+咨询楼盘”)!

土拍:

工具箱:新房查房价资讯房贷计算器房产地图

声明:“吉安地产情报”致力于房产、建设等领域内容原创及精选。由本公众号推送的原创文章和加工整理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恶意侵权,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

▍综合编辑:吉安地产情报 转载请联系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