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五一长假倒计时,朋友圈摄影大赛即将开幕,而本躺平青年早已备好薯片可乐,准备在沙发烙印上刻满"拒绝内卷"的宣言。别急着翻白眼,且听我唠唠八百年前宋代老哥薛季宣的《假日》,这哥们儿用二十八字道出了当代打工人最奢侈的梦想——在996的夹缝里,光明正大地当个废物。
先品品这首神作:
"拖被蒙头贪睡足,莎庭卧鼓喏衙迟。
宾僚莫讶吾慵甚,忙里偷閒亦暂时。"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被子一裹睡到日上三竿,衙门鼓声都懒得理,同事别吐槽我摆烂,这年头能从KPI里抠出半日闲,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福气!
这位薛季宣可不是什么野路子诗人,人家是永嘉学派开山鼻祖,正经八百的学术大牛。但你看他写起偷懒来,简直比咱当代社畜还接地气——没有"采菊东篱下"的文艺滤镜,也不搞"大漠孤烟直"的宏大叙事,就直愣愣告诉你:老子今天偏要当咸鱼!
要说这老哥的生存智慧,简直能写进《职场躺平指南》。宋代官场那卷度,放现在能分分钟冲上热搜。官员们天不亮就得点卯,公文堆得比东京汴梁的夜市还热闹。可人家薛季宣偏不按套路出牌,衙门鼓声?当催眠曲听!同僚侧目?管他呢!这种"只要我够废,KPI就追不上我"的摆烂哲学,简直比奶茶续命还管用。
当代打工人看了直呼内行!五一调休补班算个啥?咱们可是在薛季宣的诗里找到了理论支撑——偷闲不是堕落,是打工人对抗系统压迫的温柔革命。你看那"拖被蒙头"的架势,像不像周末死活不接老板电话的你?那"卧鼓喏衙迟"的傲娇,是不是像极了钉钉显示"已读不回"的叛逆?
不过话说回来,古人偷闲是真·偷。没有WiFi空调外卖小哥,睡懒觉都能写出诗意。咱们现代人可惨多了,看似宅家躺平,实则手机24小时待机,老板消息秒回比上班还积极。说好的偷闲,倒成了换个姿势内卷——刷短视频刷到眼酸,追剧追到颈椎报警,最后发现:所谓休息,不过是换个战场当社畜。
所以这个五一,咱得学学薛季宣的智慧。关掉工作群提示音,把"收到请回复"设置成自动回复,真正实现"莎庭卧鼓"的至高境界。饿了叫份佛跳墙外卖,困了倒头就睡,管他甲方爸爸还是项目DDL,统统给老子的假期让路!
当然啦,咱也不是鼓励彻底躺平。薛季宣后来可是官至大理寺主簿,该卷的时候照样卷。但人家厉害就厉害在:深谙张弛之道,明白偷闲不是逃避,是给灵魂充个电。就像手机需要快充,打工人也需要这种"暂时性摆烂"来续命。
所以这个五一,别被朋友圈的诗和远方绑架。有人爱看山看海看人海,咱就爱宅家当咸鱼,这有什么高低贵贱?毕竟薛季宣早就在诗里写了:真正的潇洒,是敢在忙碌世界里,理直气壮地虚度光阴。
最后送各位打工人一句薛氏箴言:偷闲不是罪,内卷才反人类。这个五一,愿我们都能像八百年前的薛老哥那样,理直气壮地——拖被蒙头,睡他个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