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576首
原诗
一首诗的闲逛
文/江非
一首诗去闲逛去了
路上遇到水坑它跳了过去
遇到快乐它抓了一些
路过监狱它进去蹲了一会
路过墓地
它被拒之门外
一首诗还是活的,在未彻底虚无
最终死掉之前
它进不了那些死者
才能进入的地方
只能在远一点的地方
哀悼或近似闲逛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陈子昂诗歌奖年度诗人江非的诗《一首诗的闲逛》,诗人用诗代替诗人闲逛,如同一场诗的历险或是对世界的认识和反馈。一首诗的闲逛也即一首诗的创作,它可以是对困境的克服,对快乐的汲取,对特殊境地的体验,这些都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前面是历险,后面部分是感悟或揭示,有着某种暗示意味。
前五行,诗人通过一首诗的闲逛,体验了各种境况,比如路遇水坑,可以看作是困境;遇到快乐,可以看作是人生之喜;路过监狱,进去蹲一会儿,这可理解为一种严重的罪过;路过墓地,被拒之门外,按照诗人的理解是,诗还是活的,所以进不了死者才能进入的地方,这是有弦外之音的。
诗人通过对一首诗的书写体验人生种种境遇,从生写到死,从死又返回到生,一首诗的经历,就是诗人经验世界的缩影。诗歌可以经历各种情境,但就是进入不了墓地,只因诗歌是活的,所以,对于死亡,诗歌似乎还不能定义,只有诗歌死了才能将其彻底书写。然而,诗人会死,诗歌是不会死的,因此,对死亡的书写永远具有局限性。
诗人最后说“只能在远一点的地方/哀悼或近似闲逛”,这里的远和近似闲逛就反遇了诗人对死亡书写的局限性。因为诗人没有死亡,如何真正彻底地书写死亡的体验呢?只有死人才知道死亡是怎样一回事,诗人将诗歌与死者进行区分,就是将诗人和死亡进行分离。没有真正体验过死亡,如何写死亡,而死亡后,又无法书写死亡,所以,这仿佛是一种悖论,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因此,诗歌的闲逛,是让人意犹未尽的,对于死亡,是永远难以破解的,只有无限接近又远离。
诗人用一首如此短的诗来探讨生死,对于生的部分,可以尽情挥毫,而对于死的部分,虽有发人深省的解释,但终究有距离感,这不是诗人的原因,而是死亡本身的原因,这是对体验的一种缺失的反应。诗人通过制造矛盾,延长了读者对死亡的认知和思考,是有一定意义的。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江非,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著有诗集《传记的秋日书写格式》《夜晚的河流》《白云铭》《傍晚的三种事物》《一只蚂蚁上路了》等。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扬子江诗学奖、屈原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海子诗歌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现居海南。2022年11月,荣获首届谢灵运诗歌(双年)奖“优秀诗人奖”。2024年,荣获《诗刊》2022-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年度诗人奖与年度诗词奖。
往期诗评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 个人诗集出版, 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五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500篇,72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1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3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5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