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于1949年12月10日乘飞机前往台湾,至此与大陆告别,再也没有回到过大陆。

蒋介石飞往台湾后,并没有衰退消沉,也没有气馁如鼠,没有别人想象中的“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而是始终关心着岛内事务和国际动态。



蒋介石的生活规律而又丰富,他在每天早晨五点定时起床,然后进行洗漱。当天空还被黑夜笼罩时,蒋介石已经习惯性地在自己的官邸里散步。

和一些生性随和的伟人不同,蒋介石十分的严谨认真。他每天的洗漱十分的考究,先用冷水洗脸,再将印有蓝色条纹的白毛巾浸在水中仔细搓洗,然后双手用力拧干,再把毛巾展开捂在脸上,认真地擦拭着脸上的每一寸肌肤。

或许蒋公看来,只有打理好自己,才有精力和良好的形象去处理繁杂的事务。蒋公渴望可以等到海峡两岸统一的那一天,自己可以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

蒋介石一生娶了三四房妻妾,但却只有一个儿子蒋经国。



蒋介石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严格督促蒋经国学习,他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成为一个大有作为之才。在他给蒋经国开的书单中,很多都是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

青年时期的蒋经国却缺少了一些儒生的儒雅气度,更多了一些叛逆与张扬。他在苏联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深深受到进步思想的洗礼,在很多事情上与老蒋势不两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被视为带头破坏国共合作,反革命形象,是罪魁祸首。

当时十七岁的蒋经国正在苏联留学,得知自己的父亲背叛了革命,年轻的小蒋情绪激昂,面对着自己的同学,慷慨的批判着蒋介石,是叛徒,是杀人凶手。

不久蒋经国通过苏联期刊正式宣告,与蒋介石断绝了父子关系。

这是蒋氏父子一生关系的一个重要节点。后来蒋经国从苏联回国,种种磨难之后,最终还是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突然昏迷,病情危急。所有人都大为紧张,当局赶快派人从美国请来了全球知名的医学专家余南庚博士为蒋治病,但为时已晚,老蒋已经病情危急。



4月5日,蒋介石逝世的那天早晨,蒋经国照常来到了蒋介石的床前,小蒋问父亲晚上睡得可好,蒋介石连连说道“好啊,好啊”,催促蒋经国赶快回去工作。

在蒋经国即将离开时,蒋介石又喊住了蒋经国蒋介石又说“你你你……”有如“锥心泣血”。

蒋经国赶忙回头,看着父亲,蒋介石说道

你……以后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

蒋经国回答到“我会啦,阿爹”,这或许是蒋氏父子最后的对话。当天,蒋介石逝世,全岛哀悼。

很多人都会以为蒋介石对儿子留下的最后告诫应该是治理台湾的良方,亦或是对于国际局势的独到判断,那应该是作为委员长的蒋介石该给予儿子的谆谆教诲。

但老蒋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最后嘱咐是让他注意身体。再伟大的人也会有人之常情,老蒋也不例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