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花楹的紫色浪潮席卷春城,编织出一幅“人间四月天”的画卷,“花都”的暮春便被赋予了诗意的灵魂。而这份诗意,早在八十余年前便已深埋于昆明的土地——1938年至1940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龙泉镇的旧居里,用图纸丈量山河,以文字记录文明。
蓝花楹,来自南美洲的舶来花木,竟与这位学贯中西的女性形成某种命运的互文——在异乡扎根,于逆境中绽放,以优雅姿态直面风雨。如今,当蓝紫色的浪漫再次盛放时,诚邀您共赴林徽因笔下的“最美人间”,欣赏北舞原创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5月18日昆明剧院翩然上演,以才女传奇为线,携满城蓝紫花潮,共绘「人间四月」的花舞诗篇。
国标舞重构民国大女主的“清醒人生”
蓝花楹的花语是“宁静、深远、和平与希望”,而林徽因的一生,恰似这紫花的隐喻:既有学术追求的坚韧,亦有情感世界的克制与清醒。
不同于传统舞剧的缠绵叙事,《人间四月天》以120分钟的高能节奏,用国标舞的澎湃张力与戏剧的细腻表达,再现林徽因作为建筑师、诗人、文化守护者的多维人生。全剧通过“康河柔波”“营造学社·榫卯”“佛光寺独舞”等十余个章节,将她的学术追求、家国情怀与情感抉择凝练为舞蹈语言。
舞蹈语汇的完美融合
剧中,林徽因的建筑手稿化为舞者的肢体线条:足尖勾勒飞檐斗拱,爆发力演绎《中国建筑史》的创作困境,泰戈尔访华的历史场景被演绎为双人舞名场面。
这部国标舞剧可被称为“国标舞种百科全书”,在舞蹈语汇的选择中除了英式国标舞十支舞的语汇还融合了阿根廷探戈(Argentine Tango)、弗拉门戈(Flamenco)、布吉伍吉( Boogiewoogie)、美式摩登(American Smooth)等十四种舞和一些中国舞蹈的步伐和技术。
独立女性的生命力量
舞剧摒弃了“风花雪月”的窠臼,用舞蹈诠释现代独立女性的智性魅力:与徐志摩的华尔兹暗含清醒的克制,与梁思成的双人舞展现势均力敌的默契,而金岳霖的“发乎情止乎礼”则以即兴接触舞收束,成为当代情感范本。
舞台美学的匠心独运
舞美设计巧妙呼应建筑主题:移动屏风瞬间化为应县木塔剖面图,旗袍舞裙暗藏斗拱纹样,三米长绸缎既是情书亦是营造学社的图纸,将学术信仰升华为视觉奇观。
观众评价
观众们对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赞不绝口,称其“用脚尖书写东方诗意,惊艳了四月的舞台”!许多人被剧中中西融合的创新形式打动,尤其是“榫卯”舞段用国标舞的力学美感诠释中国建筑智慧,被赞为“既干脆利落又充满哲学韵味”,婚纱双人舞和旗袍群舞更是让人直呼“每一帧都美到窒息”。此外,舞剧聚焦林徽因的建筑保护事业而非仅谈风月,被评价为“真正展现了大女主的智性魅力”,豆瓣8.4的高分更让观众直呼“刷新了对国标舞剧的认知,值得二刷!”
蓝花楹的花期短暂,却以极致绚烂定格春城的诗意;林徽因的生命虽逝,其精神却通过舞蹈重生。2025年5月18日14:30/19:30,昆明剧院·大剧场双场绽放,邀您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以花为媒、以舞为桥,通过【昆明剧院官方商城】小程序购票,于暮春时节的昆明剧场,见证艺术与生命交织的盛大花期。(昆明信息港 记者邓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