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日讯 4月30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作风深化 改革创新”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鲁医健康说”健康体重管理专场,介绍聊城推进健康体重管理相关举措及阶段成效。
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介绍,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启动了“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结合聊城实际,卫健、教育、工信、民政等13部门制定了工作方案,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体重管理体系。
系统谋划,构建多维协同机制。制定《聊城市体重管理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发挥教体、工信等部门职能优势,将健康体重管理融入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明确健康单位工间操覆盖率达60%,二级以上医院肥胖症诊疗服务覆盖率100%,成人、中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2018-2023年基线基础上下降10%等量化目标,面向儿童青少年、孕产妇、职业人群、老年人四类重点群体,实施差异化干预。针对学生群体,实施“预防小胖墩”专项行动,寒暑假家校联动,记录减重历程,促进吃动平衡;针对孕产妇,实施助产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设孕期营养咨询门诊,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生育友好医院建设;针对职业人群,实施工间操推广普及行动,将活动纳入健康单位评选;针对老年人,实施银龄健康体重行动,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体重管理综合干预指导,预防肌肉减少与肥胖。
强化支撑,打造专业服务体系。聚焦资源整合、智力支撑和模式创新,推动体重管理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一是构建工作网络。整合营养、内分泌、外科、运动康复、中医、心理等相关专业资源,打造以三级综合医院为引领、多学科协作诊疗为特色的工作网络,实现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减重门诊全覆盖,配备营养、内分泌、中医、运动康复等专业人员。目前,累计接诊3600余人次,经干预,患者尿酸、血脂等代谢指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二是组建专家智库。遴选84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营养学、运动康复学、中医学等相关领域专家,成立聊城市健康体重管理专家库,为制定管理策略、完善技术规范、开展科普宣教提供专业支撑。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中医药减重体验、“三减”食品进商超等特色活动,并纳入健康体重管理实施计划,推动体重管理与慢病防控、健康促进深度融合。强化数字赋能,探索建立居民体重管理电子档案,加快实现健康数据动态监测。
全域推进,营造健康支持环境。围绕全生命周期和生活全场景,深化“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一评”:健康评估,“二控”:控烟、控酒,“三减”:减盐、减油、减糖,“四健”:健康心理、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一是打造健康赋能空间。统筹推进社会化健康场景建设,比如,在公共场所增加健身器材、健康步道,打造“15分钟健身圈”;在学校推行营养午餐,保障学生膳食均衡;在企业设立健康小屋、无烟办公区,营造绿色健康工作环境。二是深化全民健身实践。以传统养生文化为依托,将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健身项目纳入社区文化服务清单,组织开展进社区、进广场、进商超等公益活动。持续打造“万步有约”健走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团队竞赛等形式,带动形成全民健走热潮。三是普及健康科普知识。依托“聊健康”宣讲团、健康科普专家资源库等专家资源,围绕体重管理、慢性病预防等主题举办讲座;依托政务新媒体矩阵开设“健康云课堂”,发布科普短视频、图文解读;依托“健康达人”推介活动,以身边案例分享带动公众参与,凝聚体重管理社会共识,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健康体重管理需要全民参与、久久为功。比如,科学饮食“管住嘴”,坚持运动“迈开腿”,规律作息“睡好觉”,循序渐进“心态好”。聊城将以国家行动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构建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协同的健康管理新格局,为健康聊城建设增添亮丽底色。
闪电新闻记者 赵赫 聊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