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期待有人拉一把。
现实却是另一回事,穷人是很难遇到贵人的,并且很多老朋友都会疏离。
如何做,才能够在人穷的时候,结交朋友,帮助自己脱困?
在唐代,有三个诗人,他们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01
高适:人没钱的时候,可以给人情绪价值。
《别董大二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普通家庭出生的高适,二十多岁的时候,来到长安,求仕途不成,还把盘缠用完了。
迫于生计,他去了宋城,靠种地为生。
种地十余年,期间到处游走,也认识了不少权贵。
747年的春天,吏部尚书房管被贬到地方做小官。房管家的门客董庭兰,失去了东家,也只能离开长安,去外地,另寻出路。
董庭兰是有名的音乐家,和很多诗人、官员都有交情。
高适闻讯董庭兰的遭遇,立马放下锄头,赶到睢阳,组织了一次送别宴。
宴席上,高适安慰、鼓励董庭兰。
宴席过后,高适才诚恳地说:“今天这顿饭,是我请客,当我口袋空空,实在没有办法......”
意思很明显,就是“高适请客,董庭兰买单”。
高适一分钱都没有花,但是“人情味”是结结实实留住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千百年来都被人牢记。
社交,多半是价值交换。
价值,有两种:经济价值,情绪价值。
大部分的人认为,自己没钱,就无法提供经济价值,因此躲开各种社交场合,怕花钱,又不愿意花别人的钱。
聪明的人,在没钱的时候,努力提升自己的情绪价值,或者说挖掘人与人的情绪价值。给人鼓励,积极学习他人的长处,理解他人的难处,学会安慰人......
把情绪价值拉满,哪怕你是一个底层人,也会得到高层的人青睐。起码你和有钱有势的人交往,不卑不亢,留下好印象,你和对方的精神层次是一样高的。
02
杜甫:人没钱的时候,也要坚持助人为乐。
《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成年后的杜甫,长期过着苦日子。他也有自己的孩子被饿死的痛苦经历。
兜兜转转多年,他在四川夔州安定下来,有了一间不大的草堂。
草堂前面有几棵枣树,每到成熟季节,寡妇邻居就来打枣子吃。杜甫看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来,他把草堂转让给一个姓吴的亲戚。又担心亲戚再也不让寡妇来打枣子,就写下一首诗,让亲戚善待他人。
一个小小的举动,把杜甫的善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俗话说:“人所有的善良,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自己身上。”
果真如此,杜甫在人生困苦的时候,得到了严武、柏茂林等朋友的关照。
他晚年漂泊到衡州,得到县令聂某的接济。
他能够得到左拾遗等职位,也是靠熟人的举荐。
愚蠢的人,在穷的时候,是很冷漠的。他们认为,自己只能伸手向人乞讨,根本没有能力拉人一把。
聪明的人,不管多穷,都会帮助人。无法从大钱上帮人,但是可以从小钱,日常行为上帮助人。比方说,穷苦的老人,可以随手帮助邻居倒邋遢物;帮助无法走动的老人,去买菜;穷人在大街上,可以帮人推车,捡东西等。
看看秦朝末年的缥母,把自己的半碗饭分给了饥饿的韩信。在韩信成为西汉开国功臣后,就有了巨大的回报。
人穷的时候,能够助人,这精神特别可贵,最容易打动人,恩德肯定特别大。
做人,囊中羞涩不可怕,心灵穷困才可怕。
03
白居易:人没钱的时候,默默提升自己的本事。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少年白居易,走到京城去,希望有人推举自己。
他拿着自己的文稿,去找名人顾况。
顾况看了“白居易”的名字,就说:“居易啊,不是我说你,这长安什么都贵,要定居都不容易......”
顾况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时候,马上改口了:“有了这文采,在长安定居,不难。买一环以内的房子,都不是问题。”
得到了顾况的点赞,白居易名声大噪。
人手里没有钱,但不要停止了学习。当你学业有成的时候,拿到很高的文凭,去找工作,容易多了。
人家知道你有本事,就会收留你,给你一个发展的平台。人家还愿意给你钱。
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会给你很多的帮助。
你的本事在什么层次,你就可以结交什么层次的朋友。你的本事,是社交的底气。
04
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
人没钱的时候,把自己结交朋友的意愿拿出来,很快就有了富有的心灵,有了良好的情绪,还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自己越来越好,自然有人会发现你,培育你,做一些冷庙烧香的行为。你的人生,就有了良性循环。
说白了,人有没有朋友,取决于“自己”。
记住了,贵人就在你身边,也是你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