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聚力构筑三级服务体系
马山助推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4月28日-29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在南宁市马山县召开2025年全区就业工作会议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现场观摩了马山县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情况,总结交流各地就业工作成效及典型经验做法,分析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就业工作任务。
参会人员到马山县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观摩。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4月28日,参会人员分成三组交替进行观摩马山县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马山县白山镇就业服务站(合福社区服务中心)、马山县苏博工业园区就业服务站、马山县古零镇就业服务站、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就业社保服务窗口。
据了解,2024年以来,马山县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以改革思维和扎实举措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全县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并以县域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搭建信息化、智能化就业服务新阵地,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服务网络,以数智技术推动劳务供需“双向奔赴”。马山县获评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县,有关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度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创新事件”。
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在给群众讲解岗位要求。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科学谋划上集中发力,夯实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根基。成立高质量就业服务工作专班,高位推动项目建设,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一套清单、双重赋能、三级架构、四项保障和多项服务”的1234N总体思路进行规划,理顺县、乡、村三级职责,明确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标准,投入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劳务品牌培育和技能人才培养。
在建设布局上集中发力,实现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向基层全面覆盖。按照“县城有阵地、乡镇有站点、村屯有窗口”进行布局,全面搭建“线上+线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在县级层面,突出综合性、示范性,打造“1个中枢”,对原有县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提升改造,通过集聚信息、集中功能、集成服务,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招工、送工、职业培训及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在乡镇层面,突出支撑性、专业性,建成“21个就业服务站”,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就业服务窗口,提供“就业经办+就业援助”服务,全县11个乡镇全部建设了1个就业服务站,同时在1个工业园区、2个安置区、7个重点行政村等10个重点区域布局,构建起区域就业服务支撑点。在村屯层面,突出便利性、可及性,强化“信息摸排+岗位推荐”服务,全县156个行政村(社区)按照“十个有”标准,100%建成就业社保服务窗口。
群众在零工市场找工作。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全链条”改革上集中发力,助力群众从“能就业”到“好就业”。创新“全链条”九项服务,推动就业服务全面升级,依托“一库一平台”系统,动态管理入库劳动力数据,配置85台智能终端,智能匹配县内县外企业用工需求,目前就业信息资源库入库28.75万人,入库市场主体976家,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0.03万个。同时,开展“点对点”送工服务,为区内外和辖区内输送劳动者,并针对有就业意向暂未就业的劳动力,全面开展就业帮扶服务。
在探索市场化服务上集中发力,推进服务体系可持续运行。依托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对2个市场和21个就业服务站进行全面运营管理,并按照“县级专业化、乡镇专职化、村级专干化”思路,打造“县-乡-村-屯”四级服务队伍,建立“县级人社部门+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站点”的服务模式,强化多元服务供给,激活发展动能。
2024年,该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数达7.17万人,全县5122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搬迁户均实现“一户至少一人以上就业”目标,马山县获评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县,有关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度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创新事件”。
下一步,马山县将倾力打造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圈,以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更可及、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目标,不断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升级,用实干担当续写高质量充分就业新篇章。(韦绍群 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