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晒后假日》

作为国内第一家给旅行文学设立奖项的文化机构 ,单读长期关注旅行写作、地方故事与目的地探索,并通过影像、采访与书写不断重构「旅行」这一概念。我们始终相信,一段好的旅程不仅发生在地理意义上的移动里,也潜藏在文化的深入与视角的转变中。

今天,当旅行被千篇一律的“打卡”所主导,我们还能如何准备一份符合自己趣味的旅行攻略?

这个五一,不妨跟随单读的视角,一起重返那些印象里熟悉又陌生的全球目的地

01

英国:

从荒原到高地,穿越大不列颠

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 84 号书店,但每个爱书人都还记得海莲·汉芙的温馨提示:“那些去过英国的人,都能在那儿找到他最想要的东西。”

早于 2018 年,单读便着眼于英国文学,并首次独家翻译、引进英国当代青年作家代表,推出反思当下都市生活的《单读 18·都市一无所有:当代英国文学特辑》

随后,单向空间开启与英国旅游局连续两年的合作,推出「带你去英国开书店」活动,通过读者招募的形式,组队开启。以系列vlog、游记、采访等方式,带领读者从伦敦出发,。


在伦敦,我们拜访了博尔赫斯口中天堂般的大英博物馆,在传说中的西区(West End)享受英语世界最高水平的戏剧演出,甚至潜入 BBC 总部揭秘全球书虫着迷的节目——《世界读书俱乐部》(World Book Club)的制作内幕;


离开伦敦,自驾来到威尔士的海伊小镇 (Hay-On-Wye),在这座“世界第一书镇”里淘书、逛古着店;然后穿越大半个英格兰,去传说中闹鬼的约克郡参加万圣节狂欢;再乘坐火车从英格兰荒原直捣苏格兰高地,在“世界文学之都”爱丁堡体验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入住因弗内斯 30 多英里外的奥古斯都堡(Fort Augustus)小镇,在尼斯湖畔等水怪,沿苏格兰 North Coast 500 自驾环线一路丈量大不列颠岛边缘的海岸线;并最终抵达苏格兰的艺术和工业中心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以文学与艺术为线索,深度游遍英格兰与苏格兰。


推荐目的地:

北约克荒原小火车

这条北约克荒原小火车的起点城市在皮克灵(Pickering),路线总长 24 英里,单程 1.5 小时左右,目前是英国路线最长、客流量最大的文化遗产小火车。一路穿越北约克沼泽国家公园,一边能欣赏荒原的风景,一边能体验英国传统的蒸汽火车文化,沿途小站 Goathland Station 是电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还可以下车停留游览,而线路美丽的终点站是海滨小城惠特比。早上从约克出发,花上一天时间,悠闲惬意地度过这趟小火车之旅再合适不过了。

旅途推荐阅读:

02

法国:

与 20 世纪最杰出的灵魂重逢

2019 年,在法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下,单读前往巴黎,在法国知识分子无数次言说与书写的场景里游走。两周的旅途中,主编吴琦密集拜访当地出版社、编辑和媒体人,寻找当代法国文坛的新消息。而那一次旅行,也最终凝结成《单读 23·破碎之家:法国文学特辑》,指引我们在巴黎之梦的背面,寻获另一种走进法国的可能。

推荐目的地:

从卢森堡公园到蒙巴纳斯公墓

沿着塞纳河左岸追随文学大师们的咖啡足迹,是很多文学爱好者到巴黎一定会安排的行程。单读推荐,在享受完午后这杯咖啡后,你可以一路向南,像许多作家或他们笔下的人物那样穿越卢森堡公园,散步到这座城市最安静的地块——蒙巴纳斯公墓,那里褪去了大都会的浮华与喧嚣,只剩一些长椅、树荫和永不打烊的记忆。

蒙巴纳斯公墓如此特别,不仅是因为它埋葬了许多伟大人物,更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部 20 世纪人类精神史缩影:让·保罗·萨特与西蒙娜·德·波伏娃在这里比肩而眠,涂尔干、莫泊桑、萨缪尔·贝克特、萨冈、杜拉斯、苏珊·桑塔格都在这里留下人生的最后一笔。在墓园中徘徊、辨认的过程中,在那些或被鲜花簇拥,或只剩干净石面的墓碑前,你会意识到,巴黎对死亡的态度并不沉重,而是“仍可谈论”,哪怕肉身消逝,相似的灵魂也终会在这里“久别重逢”。

推荐旅途阅读:

03

爱尔兰:

寻找那艘救生艇

许知远曾经说,爱尔兰的都柏林是他特别想去的地方。因为,“爱尔兰作为欧洲边缘的一个地方,常年受到英国的压迫。因为面对这种压迫,又常年争吵,他们有一种很强大的互相团结的力量。爱尔兰人有种特别的文化、特别的色彩,那个东西特别吸引我。他们就是欧洲的潮州帮”。

在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文学特辑之后,《单读 32·寻找救生艇:爱尔兰文学特辑》集结了 12 位在本土备受推崇的爱尔兰当代作家:凯茜·斯威尼、露西·考德威尔、莉萨·麦金纳尼、简·卡森……他们的故事向我们展现,爱尔兰不仅是孕育了丰厚文学传统的土地,也是在粗粝的现实中培养了一代代强韧心灵的地方。

推荐目的地:

基拉里峡湾

在都柏林体验底蕴深厚的文艺生活之外,去爱尔兰西部欣赏自然风光也是一个好选择。

在《单读 32》收录的凯文·巴里的短篇小说《基拉里峡湾》里,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冷峻又迷人的海湾边。正好,基拉里峡湾也是爱尔兰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是爱尔兰唯一的真正峡湾:一条由冰川在上一个冰河时期雕刻而成的深长海湾。它深入大西洋海岸,北岸是爱尔兰西部的最高山姆威尔雷山,南岸是康尼马拉地区的典型风光——凯文·巴里所言的“扭曲的岩石”和低垂的云层,给人一种苍凉而壮丽的感觉。


电影《国民警卫队》在爱尔兰基拉里峡湾附近取景

旅途推荐阅读:

04

瑞士:

欧洲的十字路口

说到瑞士,第一印象必然是它的“国际化”。它不仅在地理上是欧洲的十字路口,还是有德、法、意、罗曼什语四种官方语言的非单一文化国家,在文化上也代表着一种全球视野。

去年,在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的支持下,《单读》联合瑞士的 Specimen. The Babel Reviw of Translations.、肯尼亚的 Jalada Africa、爱尔兰的 The Stinging Fly 和澳大利亚的 HEAT 这四家国际文学刊物/平台,共同就非虚构、虚构、诗歌三个创作门类发起征集,遴选各自视野范围内的文学“新声”。这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以不同语言写就,最终收录在《单读 39·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这一辑里,成为快速了解世界文学新动向的一扇窗口。

推荐目的地:

罗伯特·瓦尔泽中心

罗伯特·瓦尔泽中心(Robert Walser Stiftung Bern)是瑞士伯尔尼的一家文化机构,致力于保存、研究和传播瑞士德语作家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的文学遗产,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学术研讨会和其他文化活动,并开放给公众参观。

在中心的档案馆、图书馆读过收藏的瓦尔泽手稿与各语言的译本,你还可以迈入伯尔尼的大街,感受这个中世纪古城的文化风貌。伯尔尼拥有独特的古典气质,老城区的石质回廊、红色屋顶都能让你感受到瑞士在自身历史与国际化追求中的平衡。


电影《去里斯本的夜车》在伯尔尼老城区取景

旅途推荐阅读:

05

澳大利亚: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

《单读14·世界的水手:澳大利亚文学特辑》是单读走向海外文学世界的第一次尝试,从这一辑开始,我们与澳大利亚大使馆展开新的实验,正式设立“澳大利亚文学专栏”。在世界趋于保守、民族主义化的时刻,单读希望能够变身一座桥梁,帮助读者发现新的更有趣的与世界互动可能。就像封面引用的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

本辑邀请到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代表性作者亮相,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文学的一个切面,也帮助我们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

推荐目的地:

悉尼作家之路(Sydney Writers Walk)

沿着悉尼的环形码头,一路从西侧的海外客运航站楼,散步到东侧的悉尼歌剧院前,步道上镶嵌了 60 枚系列圆形金属牌,每块金属牌上,都刻有一位曾居住或生长于澳大利亚的作家的传记信息和作品摘录,是一条实至名归的作家之路。

傍晚时,沿着环形码头 city walk,不仅可以享受海滨小径的惬意和海港落日余晖,还可以完成一场轻松的澳洲文学之旅。

旅途推荐阅读:

让全球行走与文化交流在这个浮动的世界中,为彼此带来确定的共鸣。

欢迎全球伙伴与单读一起旅行,联系合作:dandu@owspace.com



加入 2025 单读全年订阅

关心世界的变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