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持续发展受制于水。水对内蒙古而言,是生死攸关的大事。2024年5月1日,《节约用水条例》施行。《条例》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年来,内蒙古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加快健全节水制度政策,把好水资源刚性约束关,全力做好总量强度双控管理,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突破,不断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破解缺水难题。

聚焦三大领域,全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暮春时节,走进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规模化节水示范区,一眼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信息平台,平台上实时展示监测站点阶梯水价管理状态、布局分布、用水户用水情况、节水目标等信息。

“赤峰市通过工程、机制、农艺、结构‘四节’措施,全面实施农业高效节水行动,利用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长效长治,推动农业用水量逐年下降。2024年,全市农业节水5亿立方米。”赤峰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节约用水条例》明确,要加强用水管理,包括编制全国节水规划、组织制定国家用水定额等;完善节水措施,包括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等;强化保障和监督,包括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等。

一年来,内蒙古持续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3大领域,并积极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实施水权转让,确保《节约用水条例》有效实施。

农业是节水潜力之所在。近年来,内蒙古农业节水之路突出“降水耗”的导向,加快完善农业用水管理、农业水价形成、工程建设和管护、节水奖补4项机制,推动农业用水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

今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水利厅联合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节水提升年”行动方案》,从节水工程、节水设备、节水技术、节水理念、节水机制5个方面推动内蒙古农业高效节水加快发展。

“这些计量设施安装以后,实现了疏干用水的数字化、精确化,通过科学管控,促使企业合理用水。”位于锡林郭勒盟的胜利能源有限公司疏干绿化队队长郭晓东说,远程在线计量设施将企业取用水数据及时传输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管理平台,平台时刻自动记录水表读数,实现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的实时监测。

2024年内蒙古建成自治区级节水标杆企业4家、节水型企业28家、节水型园区7个,2家企业入选国家水效领跑者企业。典型引领效应促使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2024年公布的《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中,包头市实施合同节水的相关经验入选。供水公司多措并举进行管网漏损控制,积极推进城镇节水降损。

在城镇节水降损方面,内蒙古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聚焦高漏损地区,改造老旧破损供水管网400公里以上,持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严控高耗水服务业和特种行业用水。

围绕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内蒙古还大力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奋力打造“工业第二水源”。2024年,内蒙古非常规水利用量达8.93亿立方米,是2015年利用量的3.9倍。

2024年,内蒙古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0.4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1.18%,全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聚焦五大重点任务,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为内蒙古节水行动“量体裁衣”,架构“目标—任务—保障”三位一体实施框架,涉及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

从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看,内蒙古节水行动聚焦“管、节、治、增、活”5大重点任务。

“管”即通过分行业、分盟市确定节水指标与目标,并将节水目标任务分解到旗县,持续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严格项目审批。

“节”指农业上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河套灌区秋浇耗水量严格控制在10亿立方米以内;工业上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城乡更新改造老旧供水管网、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2025年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5%;生态上以水定绿发展节水林草、园林绿化优先使用再生水。

“治”是要持续治理地下水超采区,推进西辽河流域和鄂尔多斯台地等重点区域超载综合治理,2025年底实现压减超采水量3.3亿立方米以上。

“增”是要用好再生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提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质,拓宽再生水利用渠道,2025年底实现黄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达60%以上、全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

“活”是要推动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强节水科技创新研发等。

“今年启动实施20个重点项目,到年底预计新增节水能力200万立方米以上,相当于2个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用水。”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铮介绍。

“2025年内蒙古的工业节水目标为: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杨茂盛表示。

今年一季度,12个盟市均制定印发了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农牧、工信、能源、住建部门也制定印发行动专项方案。内蒙古194.29万亩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27万亩改造提升高效节水工程等重要项目均已开工。

今年4月,内蒙古完成首次全区10187户取用水单位信用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水资源管理重要依据,对守信主体实施激励措施,对失信主体强化监管,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用水环境。

“我们将继续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节水行动,不断提升自治区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生效友说。(记者 张慧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