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如鑫淼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第一天,大部分上班族都放假休息了。但还有很多岗位是不能休息的,比如公安、新闻、医生、环卫工等等吧依然要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没办法,只有向您们致敬表示节日的祝福吧!
我们都应该知道“五一”是什么节呢?是叫“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这个节日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专门为劳动者提供一个重要的节庆日。很多劳动者今天是可以休假的,天经地义应该休,那您知不知道这是通过争取才得到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斗争才获得的。
所以,今天咱们要先聊聊国际劳动节的来历。那是时候19世纪80年代,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但是呢,这样的成就背后是美国的工人和其他国家的工人是一样,工作很繁重,工资很低,工时很长,工作条件也很恶劣。
当时工人工作是14到15个小时,甚至有的要干18个小时,而且他们的生活又是在风雨飘摇饥寒交迫之中。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最终在1886年5月1号,美国有2万多家企业35万工人有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公开打出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标准。
这个时候提出他们要求是8小时,经过工人们艰苦斗争,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很多进步力量呼应声援之下,在美国工人阶级的坚强不屈的斗争。
1887年12月份取得了“8小时工作制”斗争的最后胜利。从此开始8小时工作制,这是真正的开始后来就逐渐的普及起来了。
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789年到1889年100年,在这一天法国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同时成立了第二国际。
其中有一个法国代表提议,通过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就是把5月1号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定做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就是《国际劳动节》。
由此开始每年5月1号就成了全世界劳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一个节日。这一天,是工人阶级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纪念日,也成为全球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标志。
然后,我们看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纪念《国际劳动节》是在1920年,这就说到革命先躯李大钊了,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
这一年的5月1号,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大批的工人阶级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2月份,五一劳动节被定为中国的法定节日,每年的五一要有纪念活动,还要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
今天党中央国务院就有表彰仪式,您可以收听收看!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