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1670名劳动模范和756名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次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9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有关“劳动精神”的调查,结果显示,81.9%的受访者相信美好生活是靠劳动奋斗出来的,86.6%的受访者认同“每个认真劳动的人都闪闪发光”。
“干一行爱一行,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
“每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我都会观看。他们身上那种坚持努力、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即使无人看到也始终坚定前行的态度,让我学到很多。”在北京读大学的00后张嫣玉认为,劳动是需要肯定的,尤其那些很辛苦的工作,应该通过物质或精神支持让劳动者感到被重视,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劳模是不求回报的,他们执着、坚定、勇往直前。劳模也是从普通岗位上干起来的,我很敬佩他们,能感受到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和理想,他们的精神感召着我们每一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许郡是一名个体经营者,她曾在工厂做工,也从事过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虽然这些工作比较辛苦,但让她收获了许多受益终身的本领。“向劳动模范们学习,干一行爱一行,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那么,他们身上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调查显示,勤奋努力(63.9%)、爱岗敬业(63.4%)、坚韧不拔(59.2%)排在前三位。其他还有:工匠精神(53.8%)、创新进取(48.1%)、责任感强(45.1%)、团队协作(42.0%)、无私奉献(29.4%)。
在南京一家民企工作的90后陈诚关注到,在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既有一些知名的运动员,像樊振东、王曼昱,也有外卖员、企业家,“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是行业的标杆”。陈诚觉得,他们之所以能被称为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在于他们身上那种始终迎难而上、刻苦钻研的精神,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很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让人深受鼓舞。“向他们看齐,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也很有帮助。”
每个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的人都闪闪发光
现居湖南郴州的90后王林开了一家经营物流业务的小公司,跑业务、送货都由他和家人一起完成。王林很早便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从在工厂做工,到后来自己创业,他觉得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也很值得。“我靠自己的双手在这座城市买了房和车,还有了一双儿女,生活很幸福,我也很知足。”
“我父亲曾是国营汽修厂的工人,负责操作工厂的车床,从小就给我传递‘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点,还时常给我讲时传祥、李素丽、王进喜的事迹。”80后王春华小时候去父亲的工厂参观,看到车间里的机器时非常震撼,“父亲和叔叔伯伯们每天就是这样工作,生产出了一个个零部件”。
上大学后,工科专业的王春华还到工厂实习,学习把一块毛坯的金属,通过一个个步骤,加工成一个金属零件,“这种感觉很神奇,体会到了父辈的付出,也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现在王春华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靠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让生活越过越好”。
调查显示,81.9%的受访者相信美好生活是靠劳动奋斗出来的。进一步分析发现,00后受访者对此认同的比例更高,为84.3%。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应对公司外贸订单的变化,陈诚时常要加班,晚上9点多才能下班。在坐地铁时,他发现很多维修师傅、建筑工人也才下班,风尘仆仆的,还有的人因为劳累而坐在地上打盹。这个画面让他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那则发生在北京地铁里的新闻,在有乘客嫌弃身边的工人时,有位女士站出来说,“我愿意跟他挨着”。陈诚觉得这句简短朴实的话,格外温暖人心,展现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包容和尊重。他觉得,虽然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同,但只要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就是闪闪发光的人,就值得被尊重。
调查显示,86.6%的受访者认同“每个认真劳动的人都闪闪发光”,其中,48.9%的受访者表示非常认同。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每个劳动者都很重要。”张嫣玉希望自己未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通过劳动获得成就。“专注自身,保持热爱。”
靠劳动实现美好生活,许郡认为要目标坚定并朝着目标不断走下去,“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劳动中收获获得感和成就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42.2%,女性占57.8%;00后占10.9%,95后占15.7%,90后占40.9%,85后占17.4%,80后占12.5%,其他占2.6%;已工作的占88.2%,还没有工作的占11.0%,已退休的占0.8%。
(应受访者要求,张嫣玉、王春华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