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致敬劳动者|十年清道路 一心为民生——环卫工人陈敏锐的坚守与奉献
清晨5点,当大多数人还在温暖的被窝中,55岁的陈敏锐已经穿上那件褪色的橘黄色工作服,戴上厚厚的手套,推着环卫车走上街头。他眼角的皱纹在晨光中清晰可见,那是岁月和风霜留下的印记。
“我这个人啊,闲不住。”陈敏锐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手上的动作却从未停歇,扫把在地面上画出一道道整齐的弧线。
201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敏锐选择成为一名环卫工人。面对亲友们的不解与劝阻,他只是淡淡一笑:“干一行爱一行,什么工作不是工作呢?”就这样,他在环卫岗位上坚守了整整十年。
春天,他俯身捡拾飘落的塑料袋;夏天,他不顾腐烂瓜果的恶臭,认真清洗每一个垃圾箱;秋天,他奋力扫除铺满道路的落叶;冬天,他顶着刺骨寒风,一锹一锹地铲除冻结在地面的垃圾“冰疙瘩”。
“最难熬的是夏天,”陈敏锐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说道,“有时候垃圾箱里的气味能把人熏得直流眼泪,但总得有人来做这份工作啊。”他的手掌因长年劳作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总有洗不净的痕迹,但这双手却为城市勾勒出最美的底色。
陈敏锐的工作日常是枯燥而重复的。每天推车十公里,弯腰上千次,一年下来磨破四五双鞋。他的腰早已不堪重负,常常在深夜疼得睡不着觉,但第二天清晨,他依然准时出现在岗位上。“每次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看到居民满意的笑容,我就觉得再累也值得。”陈敏锐的脸上浮现出质朴的笑容,眼角的鱼尾纹舒展开来。
除夕夜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十年来,陈敏锐从未在家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当鞭炮声响彻夜空,他已经在街头开始了新一年的清扫工作。“越是过节,我们就越忙碌。”他轻描淡写地说,话语间满是对工作的责任感。
2020年那个风雪交加的深夜,当暴雪突袭城市,陈敏锐二话不说冲向岗位,为道路撒下融雪剂。当同事的车辆发生故障,他主动用铁锹将融雪剂一锹一锹地转移到自己的车上。寒风刺骨,他的眉毛和睫毛上结满了冰霜,手套早已被雪水浸透,但他咬紧牙关坚持到了天亮。
“环卫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陈敏锐的老伴儿心疼地说,“他每天回家衣服都湿透了,有时候手上的伤口被消毒水泡得生疼,但他从不喊一声苦。”
负责的清扫线路中,最让陈敏锐头疼的是弃管小区和拆迁小区。那里垃圾乱堆,卫生死角多,清理起来格外吃力。但无论多难,他总是认真地完成每一处清扫。“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再难也要做好。”他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却透着一种不可动摇的坚定。
同事们都说,陈敏锐是个认死理的人。每次分配工作,别人避之不及的难点,他总是主动请缨。十年间,他从未迟到早退,从未请过一天病假。“只要身体撑得住,我就想一直干下去。”他眼神坚毅地说。
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陈敏锐获得了“四平好人”的称号。但对他来说,最大的肯定是居民们的认可。“陈师傅,今天辛苦了!陈师傅,这是我们烧的热水,您喝点暖和暖和!”这些朴实的话语和举动,是对他最大的鼓励。
如今的陈敏锐,已经把环卫工作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清晨,当穿上那件橘黄色工作服,拿起那把已经用得发亮的扫帚,他的脸上总会露出满足的微笑。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精神,成为城市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毛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