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夜幕初垂,在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合美村的村道上,新修的太阳能路灯渐次亮起,暖白的光晕洒在平整的水泥路上,三三两两的村民结伴散步,孩童嬉笑着追光逐影。

“现在路灯重新亮起来了,晚上遛娃、走路都方便多啦!”近日,督查组人员再次来到合美村开展“回头看”时,村民罗大叔笑容满面地说。

2024年3月,武鸣区纪委监委联合双桥镇纪委组成督查组深入双桥镇合美村开展日常监督走访时,群众对村道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损坏,影响群众出行问题反映强烈。

督查组人员当即来到村委了解情况,并将群众诉求进行了反馈。

通过深入了解得知,村(社区)道路的太阳能路灯维修通常采用该村(社区)的服务群众经费或村集体经济支出,因审批报批流程较为繁琐,增加了检查维修工作难度,村委工作人员也没有组织开展检修,由于长期日晒雨淋导致村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陆续损坏,给村民造成了不便,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督查组人员随即对该村委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要求该村委举一反三,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其他公共设施破损情况的排查和维修工作。一个多星期后,合美村道路两旁的路灯又重新亮了起来,村委广场恢复了昔日热闹的场景。

针对这一民生痛点,武鸣区纪委监委及时将该问题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整治内容,以双桥镇为范例,对13个镇近十年“一事一议”太阳能路灯项目开展“起底式”排查。通过查阅台账核验资金流向、实地测量比对施工数据、逐村走访倾听群众诉求,发现验收走过场、维修管护不及时等突出问题85个,涉及项目42个。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该城区纪委监委组织镇纪委及时向镇乡村振兴办、乡建中心等职能部门发出工作提醒函,要求限期整改销号,并对履职不力的镇干部和村干部进行问责。

针对太阳能路灯管护不到位等问题,该城区纪委监委督促镇党委、政府推动各村建立“一灯一档”电子台账,实时上传定位照片、质检报告,与施工单位达成协议并承诺保修期延长至3年。指导各村(社区)将太阳能路灯管护纳入村规民约,设立太阳能路灯专项维护基金,形成“党员包片+村民认领”的长效管护模式。(李金兰 何海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