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不仅影响他人睡眠,更可能是健康隐患的信号。近年涌现出大量“止鼾神器”,从几十元的鼻贴到上千元的智能设备,宣称能“根治打鼾、整夜安静”。但这些工具真的有效吗?还是利用焦虑收割“智商税”?《看呼吸》特邀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谭政从科学角度为大家解析。

严重的打鼾可能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在选择工具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会打鼾,谭主任告诉我们,“在睡觉时,喉咙、鼻腔或口腔的某个部位被‘堵住’,气流通过狭窄的通道时,小舌头、舌头根等周围的软组织就会振动,从而发出鼾声。”


△图源网络

“有人打鼾是因为天生结构问题,比如鼻中隔偏曲(鼻子中间弯曲)、扁桃体肥大、下巴短小。还有人是肥胖所致,脖子脂肪多会挤压迫喉咙,让气道变窄。衰老或者肌肉松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年纪大了、喉咙肌肉变松,睡觉时容易塌下来堵住气道。另外,生活习惯也会影响打鼾,比如仰头睡时舌头容易往后掉、堵住喉咙,再如有些人习惯睡前喝酒、吃安眠药,会让喉咙肌肉更放松,堵得更厉害。”谭主任讲道。

“打鼾也分轻重,轻者鼾声均匀,太累或感冒时才出现,不影响睡眠质量,白天精神正常。而重者可能伴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其鼾声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声音特别大,在关着门的房间里都能清楚听见,像打雷一样响亮;二是节奏杂乱无章,时而突然中断,时而剧烈起伏。严重打鼾的人夜间反复缺氧,心脏和大脑长期‘吃不饱氧’,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白天的状态也会受影响,比如昏昏沉沉、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莫名焦虑易怒等。”()

流行的止鼾工具真有效吗?

止鼾工具是否为“智商税”,需要根据具体使用场景、个人情况及其本身的科学依据来判断,接下来将依次分析网上较为流行的三种工具。

第一种 闭口贴布

最近流行起一种闭口贴布,有X形和透明贴片两种款式,在睡前将贴布固定在嘴唇周围,次日清晨揭下即可。商家宣称通过这种强制“闭麦”的方式,能减少因口呼吸导致的咽喉部软组织振动,从而缓解打鼾。


△图源网络

不过有趣的是,部分使用者反馈了意想不到的体验,由于贴布阻隔了口呼吸,有些人在睡梦中竟无师自通地练出了“蛤蟆功”。


△图源网络

“口呼吸的确有可能加重打鼾,因为张口时舌根后坠、咽喉部肌肉松弛,容易导致气道狭窄,引发振动、出现鼾声。如果用鼻呼吸,鼻腔可过滤、加湿空气,并且舌位更靠前,可能会减少气道阻塞。闭口贴布就是通过物理方式强制闭合嘴巴,引导使用者转为鼻呼吸。”

“当阻塞发生在口咽部位时,使用闭口贴可能帮助改善气道通畅,但效果因人而异。部分使用者呼吸质量能得到提升,也有部分人群可能仍然存在轻度缺氧现象。如果问题根源在鼻腔(如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等),此时鼻腔通气已受限,强制闭口呼吸反而可能加重缺氧症状,甚至出现前面提到的“蛤蟆功”。这种情况建议优先解决鼻腔通气问题,而非强行改变呼吸方式。”

第二种 鼻腔扩张器

“鼻腔扩张器是用硅胶支架或外部贴片物理扩张鼻腔通道,改善鼻塞、增加通气量,理论上可能对因鼻腔狭窄导致的打鼾有一定缓解作用。适用于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以及因感冒或环境干燥导致的临时性鼻塞。”


△图源网络

“但是对于非鼻腔问题引起的打鼾,效果可能微乎其微。比如存在舌根后坠、肥胖、咽喉肌肉松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的人用鼻腔扩张器之后,即使经鼻呼吸,口咽部还是一样狭窄,打鼾的问题仍然存在。”谭主任讲道。

第三种 口腔矫治器


△图源网络

“前面提到很多朋友习惯平卧,仰头时舌头容易往后掉、堵住喉咙。口腔矫治器的原理就是通过前移下颌或者舌根位置以及上抬软腭,从而扩张咽部气道、增加上气道容积、降低上气道闭合压力,达到避免睡眠中上气道塌陷的目的。”


△图源网络

谭主任告诉大家,“口腔矫治器适用于单纯鼾症和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对于不能耐受无创呼吸机、不能手术或者手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试用,也可以作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补充治疗。它的优点是简单、便携、耐受性好、依从性高,但是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可能导致牙齿移动、唾液分泌增多、牙龈刺激及出血、口干等。”

“目前网上有多种现成商品化产品,但关于口腔矫治器的选择,还是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定制。医生会通过精准的扫描和评估,根据每位患者的下颌运动轨迹测算出最适宜的前移距离。若使用现成商品化产品,可能因尺寸、角度不匹配而引发牙齿酸痛、关节弹响等不适症状。”

科学应对打鼾的三步法则

如前所述,部分工具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对症使用,如果长期打鼾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盲目尝试“神器”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打鼾呢?不妨试试三步法则:

“第一步是调整生活方式。一般轻度打鼾的患者可以通过体位的改变来改善夜间低氧,比如说从平躺变成侧卧位,体型肥胖的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减重。”

“第二步是评估危险等级。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无改善的患者可以对照前面提到的症状,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假如高度怀疑,可以到医院用多导睡眠监测仪采集呼吸暂停发生的时间段、每一次长达多少秒、总的次数以及整夜的血氧饱和度、脑电图等信息,让医生判断疾病的原因、类型以及严重程度,为下一步的治疗确定方向。”谭主任讲道。

“第三步是选择治疗方案。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且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没有改善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口腔矫治器以及药物治疗。对于有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来说,在多种治疗方法中,用无创呼吸机维持上气道开放是尤为重要的选择,不需要插管或任何创伤性操作,只需要佩戴鼻罩或口鼻面罩,通过软管将呼吸机产生的气流持续送入呼吸道。气流形成的压力会像‘隐形支架’一样把原本松弛下垂的口咽部组织撑开,使得气道重新变得畅通无阻。”

您还见过哪些“止鼾神器”?可以分享在评论区~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谭政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内科常见病及疑难病诊治等。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已发表10余篇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论文。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