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来自一个重点老师的分享:

他说他女儿小时候数学一直学得很差,成绩常常都是考不及格

有一次,他正在给学生们讲课,突然收到女儿学校班主任的电话

接通之后,对方虽然讲话客气,但话里话外之意还是表孩子的成绩在班上拖后腿了

话到最后,电话那边还特意说了句“相信您那么优秀,您教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太差”,直接让人有种羞愧难当的感觉

好在这种感觉并没有当女儿面表现出来,他回家后看了看女儿试卷,内心有着很大的火气,但嘴上还是说着鼓励的话“老师今天给我打电话了,说你最近进步很大,特别是上课听讲方面注意力很集中,如果我们多一些重点知识总结、再多做一些针对性练习题,那成绩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女儿明显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对他说“真的吗”

他点点头

女儿接着说:“那爸爸你每天给我出一些练习题吧,不会做的你还可以好好给我讲讲

就这样,在忍住一时之气,给女儿提供更多积极能量下,孩子的成绩虽然没有飞跃性的提升,但相比于以前的不及格,进步后的成绩算是拿得出手了

再后来,这位老师每次给学生们开家长会时都习惯性地分享这个例子,其目的也是为了告诉家长们:“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哪怕你的孩子很普通,进步也很慢,但只要不放弃就有无限成长的可能”



是呀,这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相信、鼓励、并不断为孩子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当然了,这种状态也是父母和孩子关系不错的典型表现,好的关系更是对孩子成长托举的重要标志

除此之外,好的亲子关系表现还应该体现在以下4方面,如果家长们能占2个以上,就已经很厉害了:



01

依恋爸妈

放学后就迫不及待回家

好的亲子关系决定好的教育质量,一段亲密无间、又有依恋性的亲子关系,就是托举孩子最好的成长温床

认识一个男孩,高二之前,他的成绩倒数、在班上也是名副其实的差等生,甚至连老师都把他安排在角落里,放弃他了

为此,母亲一直愁得不行,她试过用惩罚的方式刺激儿子能有所转变,可最终非但没有一丁点效果,孩子每次听到她讲话还烦躁得不行

直到有一次,儿子对她说:“虽然你是我的母亲,虽然你可以打我骂我,可每一次我都是忍着不说脏话”

是呀,没有天生顽劣的小孩,像我们认为当中的那些“坏”,也许就是眼中的一些偏见呢

还认识一个女孩,是兰妈女儿的同班同学,每次见到她的时候,都是看到她火急火燎赶回家的身影

我问她:“你每次回家都那么着急吗”

她回答说:“当然了,中午就那么一点时间,如果我再磨蹭一会儿,午饭刚吃完就得出门上学了,如果我想和妈妈说说话,那就没有时间了”



听得出,女孩和她的妈妈关系一定很好,一个孩子匆匆忙忙赶回家并不是为了玩儿,而是希望和妈妈能有更多说话的机会

光是这点依恋性,就说明在养育孩子这方面,女孩父母就是属于成功类型的



02

喜欢分享

有心事第一时间找爸妈

你有多久没有和孩子在一起好好聊天了?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是看重内在成长、还是外在成长

接女儿放学的路上,和一位妈妈聊天时,我们说起了孩子近日要研学的事情,妈妈听后满脸不屑,还一脸不情愿地说:“有什么好研学的,有那个金钱、和时间,还不如多买几套卷子,让孩子在家里面多做做题”

听完这些,我建议性地问她:“可是这是孩子们的研学,我们要不要和孩子聊聊,看看孩子是什么样的想法呢”

妈妈瞬间显得有些暴躁了,直接对我说:“聊什么聊,有什么好聊的,就孩子那点心思不用说就知道,肯定是想着要跑出去玩儿了”

又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放学了,望着女儿高兴地奔向我,然后扑进我怀里,再看看那个妈妈儿子,他们母子之间看上去关系显然是比较冷淡的

一路上,也经常会时不时听到妈妈抱怨声音:

•快点,你能不能走快些啊

•你看看你,走路那么慢,学习那么差,你身上还有什么优点

•真是无语了,如果你再这么不声不响,跟个哑巴一样不说话,那以后你就不要说话了,我也不会再跟你说话

讲真的,兰妈听到这里的感觉就是:“怎么说话呢?没开口就批评不断,那开口讲话了,岂不是有更多的批评指责等着呢”

所以,和孩子之间保持聊天的分享欲,是真的很重要,孩子愿意和你讲话,也愿意把心里话讲给听,光是这一点就减少了大部分的育儿问题

兰妈之前也曾陷入过误区,每次和女儿沟通的时候都喜欢批评指责,可当我发现女儿看上我的眼神充满厌恶和反感时,我明显被吓到了

难道我辛辛苦苦的养育结果就是把孩子养成仇人吗?并不是

直到我一改往日态度,遇到什么事情都征求女儿意见,也会主动和她分享很多新鲜事之后,女儿和我讲话越多、聊的心事也越多后,很多曾经一提起就炸毛的事情,在感情好的那一刻都是脸皮厚的咧嘴一笑

彼此之间不再争锋相对,也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了



03

坦诚相待

和爸妈之间从没有秘密

父母和孩子之间,真的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粹、最动人、又最美好的感情,如果你拥有着这样的感情,那就如同拥有一盏行走的路灯,走到哪里都是光明与温暖

有一位妈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她说:

孩子,第一次参加你的家长会,是在你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我刚从海鲜批发市场火急火燎地赶过去,衣服上还沾满了鱼、虾、鳖蟹的污渍,尽管我破例打了车去学校,可还是迟到了

刚走进教室,就看到齐刷刷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有嫌弃的、也有无法理解的,大概很多人都想不到我为什么这样形象出现在班级里

当时,我略过那些目光走到你的座位前再坐下,心中全是自责、还有愧疚

我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你,还以为你会生气,觉得我让你丢人了,可你却懂事地抱了抱我,然后说:“衣服上沾满鱼、虾、鳖蟹,又怎么了,你依然是我心目中最美丽的妈妈,你那么忙,还要赶去参加我的家长会,我应该感谢你才对的”

从那以后,我不再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卑,是儿子你给了我的自信、也是你照亮了我的人生,让我每天生活在光明之下



这封信,当时给我的感触很深,突然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家长和孩子之间能坦诚相待得如闺蜜一样,有些却和孩子把关系处成一张口说话就烦躁的紧张局面

这实际上就是属于亲子之间的地位悬差

一个妈妈,能给自己的儿子写信,并且把自己的所有幸运和自信都说成是儿子的功劳,这种荣殊、还有认可,怎能让人不动心呢

所以,想要和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那就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了

比如,家长自降身份亲近孩子的同时,还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朋友一样,被孩子需求、被孩子帮助,那种“我比爸妈强”的保护欲,是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内心能量

而孩子呢,平时也更愿意和这种平易近人的父母聊天沟通了



04

情绪稳定

能认真听爸妈把话说完

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背后,定然是有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在影响着、感染着

就像你现在跟孩子说怎样的话,那孩子将来也同样会用这样的方式和你讲话,这就是所谓的行胜于言,身教也永远大于言教

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妈妈,因为感冒喉咙发炎说不出话,竟然意外收获了女儿的感激和拥抱

那一天,回家后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一样,书包一扔,坐在沙发上生闷气

妈妈说不出话只好拍拍肩膀安慰,女儿感受到妈妈温度后,就开始抱怨说:“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我的作业明明已经很用心了,写字也是一笔一画地认真完成的,可老师还是不满意,当众把我作业拿出来展示批评,也真是太挑剔了,我现在都不愿意去学校了”

听完这番话,妈妈本意是想把女儿批评一顿的,可话到嘴边就是发不出声音,她只好望着女儿大眼瞪小眼

而三分钟过后,女儿叽叽喳喳一通抱怨结束后,竟然对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妈妈,你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还没有批评我,我也知道自己还需要更努力,对老师的抱怨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现在想想,老师当时批评的也不是我一个人,所以,我也不会那么矫情,接下来我会更努力认真的



那一刻,妈妈直接愣住了,整个过程中,她明明一句话没说,却意外收获了女儿发自内心的感谢

这其实就是无声教育的倾听力量

特别是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父母的干涉与评价往往会让孩子更加焦虑无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说,然后默默地抱着孩子

直到情绪稳定后才去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在那种“爸妈只关心我开不开心、快不快乐”的幸福和安全感认知下,你会发现孩子接下来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情绪稳定,与人讲话的时候也会等对方先把话讲完

这一习惯特点,其实就是在于父母前期的尊重、理解、还有包容

当父母在每一次沟通、每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能做到认真听孩子把话讲完,那孩子就会把这种沟通纳为自己的为人处世

是的,积极正能量的情绪和对话方式,才是一个家庭持续幸福的经营密码,越是情绪价值高的父母,也越容易养出积极乐观、自信又优秀的孩子

这一点很重要,比起滔滔不绝的大道理,孩子更需要的,也是父母能提供有效的高能量情绪价值了

这个过程,情绪上的支持和流动也恰恰是滋养孩子的最好办法



那么,关于父母和孩子关系好的一些表现,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