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将以四大新展、十六场公教活动及系列主题文创的阵容,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春日独享艺术之约。从抗战木刻的历史印痕到中轴线篆刻的当代演绎,从传统水墨的诗意栖居到AR赋活的限定公仔,艺术与城市文化在此共鸣。
四大新展领衔五一假期
为了迎接这个“五·一”,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集结了多场展览接续焕新,共同绘就多元艺术图景。其中,由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扶持的“刀木纪程——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1931-1949)”联动上海鲁迅纪念馆,以150余件经典版画重现民族觉醒之路。配合展览特设的木刻体验活动则让观众亲手操作传统刻刀,感受先辈艺术家以木为纸、以刀代笔的革命激情。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现场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则用260余枚印章、5件珍贵文物讲述文化遗产新故事,名家泰斗携手大众篆刻爱好者,将永定门、钟鼓楼等15个核心遗产点的人文景观化作方寸之间的金石密码。参展作品积极探索新理念、新创意、新材料,使用AI赋能创意设计,充分体现篆刻艺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鲜明特色和时代风采。
重要馆藏活化项目“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则从水墨哲思到油画韵味,从街巷光影到城市脉动,凭借超200件精彩作品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东方哲思,为观众带来足以沉醉其中的唯美艺术语汇。再看“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中,既有人物、山水综合题材的尝试,又有抽象型笔墨实验,观众在“古意”与“今趣”的平衡中感受艺术家的创作轨迹。
除了四大新展外,开展以来就深受观众喜爱的“星光云水——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我心中的敦煌”绘画作品展、“美术作品中的上海”等亦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观展选择。
十六场公教活动齐集畅玩艺术假日
长假期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策划五大板块公教活动,包含艺术讲座、亲子体验、专家导赏等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全龄、全时、全域”的美育盛宴。
南广场大台阶上24朵火红的石榴花齐齐盛放,为节日增添蓬勃喜气,这幅寓意“红火不辍,繁华永续”的地贴灵感撷取自海派名家唐云先生的艺术神韵,象征着二十四节气轮转不息,更歌颂每一位时代追梦人的勤勉耕耘。特别策划的“石榴花开·劳动绘锦”打卡活动以艺术致敬劳动者。
5月1日下午14:00,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主办的核心IP《中华艺术大家说》将迎来第四期。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尚辉带来以“黄浦江畔的中国画密码”为主题的精彩讲坛,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尚辉的观点兼具史学厚度与理论锐度,讲座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通过引入观众熟知的浦江建筑群,剖析传统中国画笔墨在构建当代城市建筑中的转型与突破,带领观众开启上海城市美学研究的新视角。
《中华艺术大家说》迎来第四期。
艺术家黄阿忠则将现身“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展厅,为观众带来创作者的独家导赏。他将娓娓道来其笔下的城市乡村、山河草木翩然灵动,极具东方魅力,仿若流淌的诗篇,引得观者如痴如醉。
特别策划的“一涂一抹”体验工作坊将邀请专业美术老师引导小朋友展开艺术欣赏与创作,共享亲子温馨时光。此外,“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与“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每日都会带来志愿者公益导赏,无需预约,定时开讲。更有名家艺术对谈、版画体验活动等供观众们在艺海畅游。
多款文创“花”式上新
春光正好,花事正浓。这个“五·一”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推出十余款创意好物集结上新。其中,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标志性“东方之冠”为灵感的首款官方毛绒公仔激萌亮相,让艺术以柔软的方式走进生活。
全新开发的AR小程序也将于假期上线,与毛绒公仔的“赛博”AR互动为观众带来新奇生动的数字体验。用户只需现场扫码激活小程序,扫一扫购买的毛绒公仔,同款数字公仔就将呈现在虚拟空间,其背后还有灵感源于馆藏吴昌硕《玉兰》的白玉兰渐次盛开。赋予静态文创以“数字生命”的同时赋活馆藏艺术,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文创更具亲和力。
值得一提的是,春季限定“种花艺术”系列文创也在这个长假与观众游客见面。超有梗的“种花艺术家”系列文创以“种花”谐音“中华”,包括以中华艺术宫造型为容器的种子冰箱贴、集章专属“纸雕笔记本”、“种花艺术”毛绒玩偶等,情绪价值拉满。此外,还有焕新亮相的织锦镜框、“四方叠篆”炻瓷陶瓷杯、“浮光沪影”温感LED香薰蜡烛等。再品一杯“春日系列特饮”,开启舌尖的艺术体验。
原标题:《开启“花”样体验,“五·一”假期来中华艺术宫赴一场春之约》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