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群众利益负责。”这是兰溪法庭副庭长陈立平的座右铭,也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身为法庭副庭长,陈立平始终审慎认真地对待每起案件,公平公正处理每一起纠纷,展示了新时代女法官“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2021年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多次被益阳中院评为审判标兵、调解能手。


陈立平深入乡村巡回开庭。

肩上有责 让司法更有力度

走进陈立平的办公室,桌上放满了案件卷宗和法律书籍。

“我非常热爱和珍惜法官这个职业。它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更肩负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和信任。”今年是陈立平在法院工作的第21个年头,她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2022年起调任兰溪法庭副庭长。

“一纸裁判有可能关乎当事人命运,必须慎之又慎。”在日常办案中,陈立平精益求精,就像熟练的绣工,一针一线勾勒出完整的案件事实。“这份判决书我还要再改改”是她的口头禅。

2024年6月,赵某军、赵某诉称:2020年6月,赵某军、赵某与邱某租赁谢某某的房屋合伙经营超市,赵某、邱某各占股40%,赵某军占股20%。2020年11月,三人协议将超市转让给陈某,而陈某未按转让协议的约定支付超市转让款。庭审中,陈某提交一份邱某、赵某、谢某某三人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案涉超市谢某某出资15万元,占股51%,邱某、赵某二人占股49%,“这样的话,赵某军无权主张超市转让款。两份协议上演一场现代版的真假美猴王。”陈立平说。为查明案件事实,她依职权追加谢某某为第三人,经过前后3次开庭、质证,终于拨开了谎言的迷雾,查明陈某提交的合作协议名为合作实为借贷,陈某应依约向赵某军、赵某支付超市转让款。


当事人送锦旗。

解纷有术 让司法更有深度

4月21日,星期一。陈立平走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工作日志翻看工作计划:约见当事人、接待来访群众、调解离婚纠纷、开庭审理……去年,陈立平带领办案团队审结民事案件319件,以调解方式结案139件;今年1至2月,她审结民事案件64件,调解结案45件,调解率达70.3%。

数字的背后凝聚了陈立平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坚持。“调解要舍得下功夫,了解纠纷背后的真相。”她善于运用背对背调解、亲情调解、案例引导等多种调解方法,将调解工作贯穿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以调解、撤诉率高,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出色成绩赢得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事们的交口称赞。

去年年底,陈立平在办理10名农民工12万余元劳务工资纠纷案件时,邓某某、江西某工程有限公司等5个被告各执一词,有名被告的代理律师甚至直言不讳“案涉主体太多了,很难调解,直接判决吧。”但是判决一旦上诉,农民工就无法在年前拿到工资。陈立平不愿放弃,多次电话与双方沟通。被告大多在外地,她组建微信群聊进行协商,不断完善调解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和坚持下,双方最终达成由项目总承包方在扣留的质保金中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绝大部分,剩余部分由包工头支付的协议。

心中有爱 让司法更有温度

“在每一起案件中,要尽可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点亮一盏灯,撑起一把伞。”作为法官,陈立平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把办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放在心上。

“陈庭长,多亏了您,女儿现在听话多了!”在一次回访中,陈某对陈立平说,脸上满是感激。

陈某是陈立平曾审理过的一起离婚纠纷案的当事人。在原、被告双方就离婚及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并调解结案时,陈某无意间提起他们10岁的女儿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陈某的这句话引起了陈立平的注意。

经询问得知,陈某的女儿患有多动症,学校无法管束,陈某因工作原因无法时刻照看女儿,导致女儿小学一年级的功课都没学完。离婚案件办结后,陈立平多次到陈某家及周边邻居家走访,将了解到的情况与区教育局、陈某所在村委、女儿所在学校进行沟通,共发出3份司法建议。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陈某的女儿被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守护。陈立平是千千万万基层法院法官的缩影。“群众满意就是最高的荣誉。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为法庭工作添砖加瓦。”陈立平表示。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湖南法治报

三审:李 杏

二审:皮宣文

一审:李鑫航

2025年第64期之二

总第1782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