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浪潮中,作为基层治理的“柔性引擎”,妇联组织要切实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合肥市包河区书香社区妇联以“赋能女性,服务家庭,激活社区”为宗旨,将家教家风建设、就业创业赋能与基层治理有机协同,通过探索实践与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既有民生温度,又显治理效能的新时代妇联工作新路径。

深耕家庭教育 “阳光妈妈”课堂点亮“希望灯”

针对现代家庭育儿焦虑难点与痛点,为帮助社区妈妈群体获取专业家庭教育指导,缓解育儿焦虑,社区妇联开展了“阳光妈妈”心理赋能计划,以“专家指导+互助成长”服务模式,打造“阳光妈妈”心理课堂公益项目。每周五下午开设家庭教育主题沙龙,邀请专业家庭教育老师,聚焦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围绕“青春期成长”“儿童人格与心理发展”“情绪管理”等专题,通过专业课程、案例研讨、互动分享等方式帮助妈妈群体掌握亲子沟通技巧和科学育儿方法。“阳光妈妈”公益课堂既为妈妈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又为孩子们打造成长港湾点亮了“希望灯”,更为社区家长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

创新宣传载体 多元活动架起亲子“连心桥”

为弘扬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书香社区打破传统亲子互动模式,深化“运动赋能+家风建设”融合实践。设计一年一度的社区羽毛球比赛,创新融入趣味互动,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设置亲子接力赛、趣味颠球挑战、混双趣味对抗等环节,让运动场变成了家风课堂。夫妻情、亲子情在协作中升温,家庭并肩挥拍的温馨场景生动凸显了体育运动对代际沟通的促进作用。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体育形式,让运动强化家庭情感纽带,让互敬互谅、互慰互勉的优良家风在欢声笑语中自然传承。

激发内生动力 指尖技能铺就女性“成长路”

聚焦女性创业就业需求,立足“传统技艺+现代技能”模式,书香社区邀请专业老师指导教学,融入现代审美,开展技能培训系列公益课堂。从丝网花手工制作到剪纸,从国画熏陶到书法研习,再到手机摄影教学,这些课程不仅让女性朋友们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更通过技能的培训,为她们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新的可能,让她们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真正实现“学技能、增收入、强自信”的良性循环,也为社区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

凝聚治理合力 红色巾帼织密社区“服务网”

“妇女能顶半边天”,书香社区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妇联调解优势,组建“妇联干部+红色小管家+巾帼志愿者”服务联盟,定期开展“书香敲门”行动,针对辖区独居、空巢、高龄等重点老年群体以及困境儿童实施入户走访,为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体送去党课学习书籍。遇上邻里纠纷时,这群红色身影又化身调解队伍,通过法律宣讲、情感劝导,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广场舞扰民”引发的社区邻里纠纷中,妇联干部带领妇女志愿者加强巡查和耐心劝导,让“和谐社区”里的“不和谐音符”难题得以破解。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已成为居民心中最温暖的色彩,她们的每一次志愿服务,都在激发着社区居民的自治热情,推动社区治理从“单项管理”到“共建共治”的转变。

书香社区妇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书香”品牌为引领,不断探索和创新,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形式和服务模式,旨在让女性智慧在“书香”的沃土上成长,以巾帼力量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篇章。(方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