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青
编辑 | 9527喵咕君
香港金像奖,一如往日般闪耀。
在红毯上看到了许多熟面孔,梁朝伟,吴彦祖,刘嘉玲,林青霞……这些代表着香港电影荣光的演员,再次齐聚一堂。
今年的香港电影,单从票房成绩上来看或许并没有巨大突破,但《九龙城寨之围城》以及《破·地狱》,却双双拿下过亿票房。
从口碑的角度看,则是能够从这两部作品上,直观地感受到香港电影的进步。
在制作和内容上的把控,都已经进入了式微后的新阶段。
两部影片在业内也备受好评,纷纷提名十几项大奖。
但对于如今的香港电影来说,演员或是作品的热度对决不是关键,互助前行,才是共同助力香港电影拥有璀璨未来的共同出发点。
一,新港片的突围:从少数群体到土地羁绊
获得了最佳电影的《九龙城寨之围城》,以及去年票房第一的《毒舌律师》,或是《金手指》等作品,都给观众带来了相同的观影体验。
尽管角色设定和题材类型上有所差别,但这些作品本质上,依旧是套路化的港片,很难让人咂摸出新滋味。
但今年获得提名的电影,却有明显的突破与尝试。
比如走奇案风格的电影《爸爸》,看似与《踏血寻梅》一样的架构,却到影片最后都没有就奇案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而《看我今天怎么说》,则是聚焦少数群体,不仅做到了关怀这些特殊群体,同时又避免了纯粹消费。
比起过往作品让听障人士想方设法融入听人的社会,在这部影片中,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建立属于他们的主流社会。
还有再度呈现同性话题的《叔叔》,也终于不再讲他们如何在爱情与现实中作出艰难抉择,而是抓住了一个更尖锐也更现实的视角--讨论他们没有法律保护的晚年生活。
不再是把惯手的旧模板,套用在一部新电影中,而是从少数群体拍到与这片土地的深情羁绊。
在两部破亿票房的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和《破·地狱》中,一个展现的是最具香港地标特色的三不管地带,一个对准了香港红勘体育馆。
前者的自由与野蛮复杂相容,而后者则是演唱会盛世与大型殡仪馆的对冲组合。
香港电影从摸索出一套把控市场的作品产出模式吃尽红利,到优秀电影发展起来港片逐渐落寞,生产模式被淘汰。
再到如今许多香港导演都在尝试把港片拍出香港味道,以本土视角探讨社会矛盾与香港精神。
敢于突破,更加尖锐,是未来港片的全新注脚。
二,演技的炼狱:影帝影后背后的撕裂与重生
凭借着影片《爸爸》拿下最佳男主角的刘青云,不只是因为在圈内积攒了足够的影响力,此次他在影片中的表现也分外出色。
近几年多演绎神探警长的形象,让刘青云这样的影帝,也难免给人同质化审美疲劳的感受。
但在这部电影中他演绎一位父亲,脖子上挂着眼镜,疲惫的眼神和已经出现松弛的皮肤,都让刘青云的状态更加接地气。
这种回归普通市民的外形,也让刘青云的演技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他饰演的爸爸在年近60的年纪。得知自己疼爱的儿子杀了自己的亲人,仅仅只是因为地球上人太多的原因。
一面是从小到大积累起来的爱。一面是杀害了自己至亲之人的恨,两种复杂的情绪交织,无疑对演技老练的刘青云,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影片中展现了刘青云表演的不同状态,有跟妻女相处时的温柔,也有面对儿子时又爱又恨的挣扎。
还有怀念妻子和女儿时,伏在桌前的沉默,都证明了他的演技,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凭借着《破·地狱》拿下影后的卫诗雅,为了演好大女主的角色,也切切实实的吃了不少苦。
拍摄前啃下经文这块硬骨头,还得练习抛接剑,受伤在所难免。而与火相关的拍摄时,被火烧到头发更是成为常态。
经过了苦难,被磨练出来的演员获得影后,自然是实至名归的。
而这些优质的打破模板的港片,为演员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让他们进入了演技的炼狱,只有撕裂后才能重生。
三,港片的未来密码:本土化表达与年轻力量的觉醒
港片在内地并非不受欢迎,但核心是能否做到推陈出新。
然而想要做出这样的作品,不只是如何分析观众喜好,融入真正的新东西,同样重要的是,让香港电影人,从过去在内地的失败中走出来。
因此对于香港影人来说,相比于让港片再度称霸内地市场,不如踏踏实实的回归本土创作。
《九龙城寨之围城》能够获得破亿的票房,依靠的正是对香港本土风味的凝练,在这其中,很难看到过往作品为了迎合内地观众喜好作出的改变。
这对于香港的年轻导演来说,无疑是最受用的,表达自己想呈现的东西,拍出能够打动自己的故事,也同样可以获得正向回馈。
迁就市场,不再是如今港片的唯一选择。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撑起票房的老牌香港导演和香港演员,逐渐退出舞台是必然。如何戒断对他们的依赖,是年轻一代电影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因此香港电影还将经历一个老牌电影人放权,年轻人撑起大梁的过程。
前辈从辉煌到落寞,再到如今重新振作起来探索,为年轻人树立了好榜样。所谓的港片已死,仅仅只是过往的模式,不再让如今的观众受用,并不代表港片本身没有活路。
如何继续做本土化的表达,在作品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在内容上做全新的尝试,无疑是年轻力量觉醒的关键。
握住这份看重和信任,是时候让年轻人闯出一片新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