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作为乌龙茶中的瑰宝,自诞生便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遐迩。其茶条卷曲如虬龙,肥壮圆结,颗颗沉重匀整,色泽砂绿似幽潭碧波,整体形状恰似蜻蜓头、螺旋体与青蛙腿的奇妙组合。冲泡后,茶汤金黄浓艳,仿若琥珀流转,天然馥郁的兰花香裹挟着热气升腾,滋味醇厚甘鲜,一口入喉,回甘久久不散,“七泡有余香” 的美誉实至名归。而安溪铁观音丰富的香型,更像是一场味觉与嗅觉的盛宴,满足着不同茶客的多样需求。


清香型:清新雅致的味觉体验

清香型铁观音是当下流行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 是它最具辨识度的名片。其原料均采自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独特的生长环境赋予茶叶 “鲜、香、韵、锐” 的综合特质。当下流行的 “歪酸”“青酸” 风味,正是其典型特征。轻发酵工艺配合较轻的火候,使得茶叶保留了较多水分,也成就了其清新淡雅的口感。

轻嗅干茶,便能感受到高强且浓馥持久的香气,其中裹挟着鲜爽的花香。冲泡后,茶汤呈现出明亮的金黄绿色,清澈见底,茶叶舒展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翠绿的叶子极具观赏性,仿佛将春日的生机封存于杯中。它尤其适合偏爱清淡口感、钟情欣赏茶色的茶友,日常冲泡或是与友人共饮,都能带来惬意的饮茶体验。一般而言,清香型铁观音可冲泡 5 - 7 次,且需冷藏保鲜,以锁住那份清新。


鲜香型:鲜爽灵动的味觉惊喜

鲜香型同样属于流行性轻发酵茶叶,以突出茶叶的鲜味为特色,市场上常见的 “拖酸”“鲜酸” 便是其代表风味,因其独特性,在市面上并不常见。鲜香型铁观音的叶子成色极佳,翠绿鲜亮,极具观赏性,轻拿茶叶,鲜香气息便扑鼻而来,外观颜色比普通茶叶更为鲜艳夺目。

经冲泡,茶汤依旧是清汤绿水,纯净无杂,香高味纯的特质展露无遗。其采用轻发酵工艺,结合空调脱水技术,造就了鲜香轻淡的口感,不仅适合个人细细品味,更有养神之效。同样可冲泡 5 - 7 次,冷藏保存能让这份鲜爽长久留存,为饮茶者带来每一次的味觉惊喜。


浓香型:醇厚深邃的味觉沉淀

浓香型铁观音以 “茶为君,火为臣” 的传统工艺精心制作,传承百年的独特烘焙方法,温火慢烘,再以湿风快速冷却,每一道工序都赋予茶叶独特的韵味。成品条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甜花香、蜜香或粟香萦绕其中,滋味醇厚甘滑,“醇、厚、甘、润” 四字在茶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半发酵时间长且程度重,冲泡后的茶汤颜色浓郁深沉,口感醇厚饱满,观音韵在口中回荡。虽然叶子成色在绿色基底上带有轻黑和微黄,观赏性稍弱,但却以纯正浓郁的口感征服了众多资深茶友。叶底留香,多次冲泡后仍韵味十足,深金黄色的茶汤,便是浓香型茶叶最鲜明的标志。


炭焙型:古朴醇厚的味觉记忆

炭焙型铁观音是在传统半发酵的基础上,再经 5 - 12 小时的木炭炭焙,堪称传统正味的典范。独特的炭焙工艺赋予茶叶稳定顺滑的口感与天然的火香味,近年来在安溪愈发流行。

品尝炭焙型铁观音,其回甘独特,浓郁的火香味在口腔中蔓延,饮后喉咙格外舒爽。冲泡后,茶色汤水深黄,与清香型的清汤绿水形成鲜明对比,这份古朴醇厚的风味,只有对茶叶有深入了解和品鉴经验的资深茶友才能领略其中妙处,初涉茶界者可能一时难以适应。


韵香型:平衡之美的味觉艺术

韵香型铁观音是介于清香与浓香之间的创新之作,如一位高明的作曲家,巧妙融合了清香型的高扬香气与浓香型的醇厚口感,且十分耐冲泡,如同一场持久的味觉交响。在传统正味做法基础上,经120℃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如同给茶叶进行了一场深度的修炼,进一步提升了滋味醇度,丰富了香气层次。

原料精选自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经精挑细选与传统工艺精制拼配,如同挑选优秀的乐手组成乐队。茶叶发酵充分,保持传统正味,“浓、韵、润、特”的口味特点鲜明,香味高扬如激昂的乐章,回甘悠长如绵延的旋律,韵味十足如余韵绕梁,一经推出便如一场精彩的演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安溪铁观音家族中别具一格的存在,在味觉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安溪铁观音的每一种香型,都如同一幅独特的画卷,一首动人的诗篇,一曲美妙的乐章,等待着懂茶的人去品味、去感受、去沉醉,在茶香中领略生活的美好与岁月的沉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