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开放·法治·赢未来”检察开放日暨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涉外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2024)》,白皮书共分八个部分,以2023—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检察机关办理的涉外案件为基础,系统梳理案件特点、典型案例,并围绕平等保护、风险治理、协同共治等提出检察路径,旨在为外资企业提供风险防控指引,以更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护航外资企业行稳致远,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性与安全性。
近年来,园区检察院立足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外资企业筑牢法治屏障。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聚集了5000余家外资企业、近2000名外籍高端人才,是全省首个“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白皮书》显示,2023年至2024年,园区检察院办理的涉外资企业案件罪名高度集中,盗窃罪、知识产权犯罪、职务侵占罪、诈骗罪等占比较高,且犯罪手段呈现技术化、团伙化、隐蔽化、跨境化等复合特征,对企业经营安全与市场秩序构成严峻挑战。
《白皮书》指出,外资企业面临四大刑事法律风险:刑事被侵害风险较高;企业内部腐败犯罪风险显著,职务侵占等犯罪占比高;知识产权被侵权风险亟待重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断增长;新型网络犯罪增长快,数据安全和网络交易风险增多。
针对上述风险,《白皮书》提出防范对策建议: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严惩犯罪,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保护意识,及时报案并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处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保护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涉企预防,源头防范法律风险,依托检察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推动行业源头治理。
(吉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