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张喜海,专注骨病40年。
腰突总反复,主要因为两方面:一是 “底子没打好”,中医讲肝肾亏虚,就像房子地基不牢,腰部筋骨肌肉没力量,稍微久坐、弯腰、受凉就容易出问题;二是 “病根没除净”,寒湿、血瘀这些没排干净,加上平时不注意护腰,比如长期弯腰干活、久坐不动,腰间盘周围的 “瘀堵” 和 “劳损” 反复发作。要想少受罪,除了对症止痛,还要调补肝肾、驱散体内寒湿瘀堵,同时改掉伤腰习惯,才能从根上减少反复。
我有一位患者,56 岁的王女士,被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困扰长达 17 年。平日里,即使躺着休息,腰部也会疼痛难忍;稍微走动,走不了百十米,就会腰酸腿麻,不得不停下歇息;站立时更煎熬,短短几分钟,腰部就会出现酸胀不适。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让日常活动都变得十分艰难。
为了更精准辨证,我给王女士做了中医四诊。
望其面色稍显萎黄,体态略显僵硬,腰部活动受限,站立时身体微向前倾,行走姿态亦不自然。闻其言语,声音平稳,无咳喘等异常声响。问诊得知,王女士已患腰突、椎管狭窄已 17 年。目前躺着时腰部疼痛,平躺与侧躺均有痛感;行走不远,约走百十米便觉腰酸麻,需停下休息;站立也困难,站一会儿腰部就有酸胀感。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无其他明显不适。切其脉,脉象沉细,腰部局部按压有痛感。
根据中医四诊,我辨证为气血两虚兼经络瘀阻,治以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为此我将采用中药外用热敷方法。
方:取川芎、红花、桂枝、独活、杜仲、桑寄生、黄芪、当归等等(具体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方中川芎、红花活血行气,桂枝、独活温经通络,杜仲、桑寄生补肾强腰,黄芪、当归益气养血,醋性收敛引药入经,共奏温通气血、散瘀止痛之效。
四周后,王女士来复诊,很激动地同我讲,以往躺着腰部疼痛,现在躺下后不适感明显减轻,能较安稳地休息。过去走百十米就腰酸麻,如今行走距离延长,走三四百米腰部酸麻感才出现,且程度变轻,不用频繁停下休息。站立时腰部酸胀感也减弱,能站立更久,做些简单的家务对没问题。感觉精神状态比之前好,整体身体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