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楠 王丽 魏鑫 实习生张嘉琪

春末夏初的秦岭,林木蓊郁。车子一驶进西安市长安区黄良新村,就像闯入了童话世界——玩具工坊、陶艺屋……一家挨一家或清新或绚烂或古朴的小店,将村庄渲染成艺术花园,组成了游客口中的村版“艺术街区”。


在西安市长安区黄良新村里的“饰品屋”,两个年轻人正在设计手作饰品。人民网 王丽摄

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每一家小店的老板,都是年轻人。

——两年前,现年38岁的李铁楠从北京到了黄良新村,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以1.8万元/年的价格租了一个闲置院子,开起了自己的“茶空间”;

——离开“茶空间”,踏着古朴的石板村道走3分钟不到,就到了“古屋甜品店”,32岁的齐煜系上围裙,着手烘焙今日的第一炉甜品,丈夫邓宁正缓缓将新鲜牛奶倒入奶缸;

——机车烤肉店里,一群打扮酷爽的青年正在弹吉他唱歌;

——陶艺屋里,年轻的主播正在给网友展示每一件不可复制的精美手作陶器;

——手作坊里,几个女孩在鲜花堆锦的院子围着一个工作台,正商量着中古首饰的设计和制作;

38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栋永揭开了这个现象背后的“秘密”。

7年前,黄良新村还是个“留守老人守着空置房”的落后村子。离山近,驱车5分钟到山口,离城也不远,20分钟到市区,虽然这是优势,盘活却很难。眼瞅着周边村子搞起了自己的“绿色产业”,村两委班子着了急。

“大家都想到了要借秦岭的绿水青山,但也要和周边村子有差别。”王栋永说。村两委班子跑调研,和村民开“院坝会”,集思广益,找到了村子靠近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独特优势。

就从年轻人喜欢玩的入手吧!

“有的人找自家小孩问想法,有的看社交媒体上年轻人打卡地的特点,也有人请专家分析,最终决定走‘艺术村’的路子。”王栋永说。

说干就干!区政府拨钱修路网,高校出点子,村两委跑招商。

2019年,村两委班子和村民把每院空置房按3000—20000元/年的低价挂牌出租,制定“绿色+艺术”的“村版”招商引资政策,重点面向大学毕业生、年轻创业者发出邀请函。

“2021年以来,区政府投入810万元为村里铺设水泥路面、改造水电管网、整修荒废土坡,村容村貌好了,又靠近青山,很快就有了实效。”王栋永说。

李铁楠、齐煜等人陆续来到村子。从2023年开始,村子的“艺术小院”剧增,黄良新村彻底走出“空壳村”困境。


西安市长安区黄良新村里的“饰品屋”。人民网记者 魏鑫摄

边忙边聊,齐煜端上来刚烘焙好的精美蛋糕。这个“古屋”约100平方米,是村民强富民家100多年的祖宅。2023年,齐煜夫妻俩以每年1.5万元的价格租来时,老屋只有屋顶大梁、承重木等40%的部分可用。两人花20多万元对老屋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翻新,做成了现在的甜品屋。


百年老屋改造成甜品屋,改造前(左图)后(右图)。受访者供图

“为保护秦岭,村子有‘不得扩建新建’的严格规定。我的‘茶空间’是村民闲置房,只是对院落和房屋进行了简单改造和装修,成本没多少。”老村落变“艺术角”,李铁楠也在这里迎来了新生命,孩子成了黄良“新村民”。谈及未来,李铁楠有明晰的规划:“按现在的经营状况,我两年能回本。之后,我就要做精品茶叶和精准客户。”


西安市长安区黄良新村里的“陶艺屋”。人民网记者 魏鑫摄

这种“政府+村集体+创客”模式催生了“绿色流量”的良性循环,而年轻人的“新玩法”——数字工具也成了“吸粉”神器:甜品屋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老宅改造日记”,吸引众多粉丝在线“监工”;玩具屋借助电商平台,使定制订单占比攀升至35%……

目前,黄良新村已入驻40多家“艺术小院”,包括手工、设计、中药、绿植、创意餐饮等丰富业态,带动村内就业50余人,群众两年增收80余万元,曾经的“空壳村”变成了每周游客接待量达5000人的热闹地。

夜幕降临时,采访结束。黄良新村亮起了路灯,那些“艺术小院”的光,星星点点,缀在秦岭脚下。而这点点灯火,就像陕西村落“蝶变”案例一样,满布三秦大地:截至目前,陕西省已建成503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鄠邑蔡家坡村、长安黄良新村、太乙宫杏园村等村落已成为众多年轻创客们的“掘金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