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尖沙咀文化中心举行,英皇电影《破·地狱》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原创电影音乐”5个重要奖项。同日,第二十届中国华表奖在山东青岛揭晓,65岁的英皇艺人惠英红凭借《我爱你!》荣膺优秀女演员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香港女演员。英皇在同一天斩获2座影后奖杯,老板杨受成毫无悬念是当晚最大赢家!
双奖加冕:英皇影业的实力印证
金像奖颁奖典礼现场星光璀璨,气氛热烈非凡。杨受成亲自来到现场,为《破·地狱》团队打气,他的出现无疑给整个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首夺金像影后的卫诗雅在领奖时难掩激动,真诚地感谢老板杨受成:“感谢老板(杨受成)投资这部能感动人心的电影。”
这部以殡葬业为背景、探讨生死议题的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主题内涵以及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这部影片的成功,是英皇电影在内容创作上追求卓越的体现,也证明了杨受成在发掘优质电影项目方面的敏锐眼光。
而在华表奖的舞台上,惠英红凭借在电影《我爱你!》中的精彩演绎,一举斩获优秀女演员奖,这一殊荣意义非凡,惠英红不仅为自己辉煌的演艺生涯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香港女演员。从影近五十年,惠英红在演艺道路上不断深耕,历经风雨洗礼,演技愈发炉火纯青。《我爱你!》中,她将角色的情感与内心世界细腻入微地呈现给观众,用精湛演技征服了无数影迷与专业评委。她的获奖,是对个人演艺事业的高度认可,也是英皇和杨受成在挖掘与培养优秀演员方面成果的有力见证。
同日摘得两座影后桂冠的佳绩,不仅再度夯实了英皇在华语影坛的卓越地位,更将公众视线引向其掌舵人杨受成——这位娱乐帝国的缔造者,以独到的战略眼光与深远的产业布局,为这场荣耀加冕书写了最生动的诠释。社交平台上随即掀起热议,网友们既惊叹于“杨老板事业运势如虹”的话题,又戏谑发问“该往哪边拜才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字里行间既流露着对商业奇迹的赞叹。
商业远见:杨受成的选才与选题哲学
在电影项目选择上,杨受成展现出超越商人的艺术敏感度。他看好内地电影市场,投拍《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系列主旋律商业片,精准捕捉“家国情怀”的时代共鸣,对小众题材电影更是大力支持。此次获奖的《破·地狱》对传统丧葬文化的深度解析,不仅延续了杨受成对“香港本土文化根脉”的执着守护,更以影像叙事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影片通过仪式细节的考据还原与人文关怀的现代性转译,既承续了香港电影特有的市井温度,又在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中开拓了类型片的文化维度,其票房与口碑的双重丰收,恰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相生共荣的最佳注脚。而《我爱你!》则聚焦老年爱情,在“流量至上”的市场环境中堪称 “逆势而为”,惠英红的表演更成为连接观众情感的桥梁。
杨受成的眼光独到,对艺人的潜力有着精准判断。当惠英红演艺生涯陷入低谷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惠英红身上的独特优势,鼓励惠英红勇敢转型。杨受成坚信演技派才是演艺圈的常青树,即便在行业热衷于追逐流量的大环境下,他也始终坚守这一理念。
事实证明杨受成的坚持是正确的。2017 年,惠英红凭《血观音》获金马奖影后;2023 年,《我爱你!》在内地市场成功上映,惠英红凭借出色的演技收获了内地观众的喜爱与赞誉。她多次在获奖感言中公开表达对杨受成的感激之情。17年她凭借《幸运是我》三度荣获金像奖影后,就曾真挚感谢杨受成:“我要多谢英皇电影、多谢老板杨受成先生。这部戏当初被很多电影公司拒绝,老板明明清楚这个题材商业潜力有限,但他还是毅然决定投资,还说票房不是最重要的,能让社会更加关注老人家才是关键。” 这份知遇之恩与对艺术价值的坚守,成就了惠英红演艺生涯的一次次高光时刻。
战略布局:英皇集团的全产业链生态
英皇集团能在这两场颁奖典礼中取得如此佳绩,离不开杨受成、杨政龙父子的高瞻远瞩与精心布局。杨受成,这位在商界与娱乐界都声名赫赫的传奇人物,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与果敢的决策力,打造出庞大的英皇文化产业链。多年来,他始终秉持着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尊重,致力于挖掘与培养优秀电影人才,从台前演员到幕后制作团队,英皇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
而杨政龙在传承父亲商业智慧的同时,更积极推动集团业务创新发展。作为一名“85后”香港青年,他深知年轻人才对于娱乐行业的重要性,因此大力扶持新兴电影项目,为年轻电影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他的带领下,英皇集团不断探索新的电影题材与表现形式,力求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为华语电影注入新的活力。
从华表奖到金像奖,英皇的双奖辉煌,本质是杨受成、杨政龙父子独到眼光和真诚做事的胜利。这种眼光,不是投机取巧的市场跟风,而是对“人”与“内容”的深度理解;不是短期逐利的商业博弈,而是跨越周期的产业深耕。当影视行业正经历“流量退潮、资本洗牌”的阵痛期,英皇的案例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真正的商业远见,永远建立在对行业本质的敬畏与坚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