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荔湾新盘滨江天地引起了市场一番讨论。

原因无他,只因这个所谓的“新盘”并非全新项目,实际上是滨江上都二期,此前一期项目因“货不对板”“装修翻车”而备受争议,引发了业主的不满。

此次改名,一是二期上线,出于重新定位和市场策略的考虑;二则是更方便“翻篇,新买家搜索项目信息时可能会更难发现一期曾经存在的问题,进而摆脱一期带来的诸多负面印象。

那么一期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来回顾一下。



千万豪宅“装修翻车”!业主太惨了!

不得不说,滨江上都这个项目,真是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2021年,滨江上都刚入市,就吸引了不少热度。中信泰富央企背景+白鹅潭临江地段+125万平综合体,让不少高端客群期待满满。

当时,滨江上都甚至以7-9万/㎡的房价、千万级的成交,成为了白鹅潭江景豪宅标杆。

然而,随着首期的交付,业主对项目的幻想彻底破灭。

2023年起,广州滨江上都璇湾的业主们就走上了捍卫权益之路,持续拉横幅控诉中信泰富地产“货不对板”“装修翻车”。




他们集中反馈了诸多问题:

例如,项目外立面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原本宣传的玻璃幕墙、铝板被替换成了石漆涂料;园林景观的配置也大幅缩水,绿化甚至用上了假草坪,连普通刚需盘都不如;室内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装修标准和实际使用的材料存在差异、连入户大堂的石材装饰都缩水成廉价涂料,实物与宣传效果图“判若两房”;还有电梯急坠惊魂、电梯“手撕门”、玻璃自爆频发等等问题,让高净值业主们直呼“被欺骗”。



有网友辣评:没见过一个楼盘能建筑、幕墙、室内、景观、机电一个都不在线的,从哪里搜罗来的一群人才。。设计是开发全周期里面最便宜的了,只有个人工成本,都还要从设计上省钱。。。真服了这水货开发商。



面对业主的集体投诉,中信泰富的态度变化也是耐人寻味,先是否认问题,再以“局部整改”搪塞,最后被迫承诺“限期整改”。

不过,这个整改承诺后续的实现却被戏称为"打地鼠式整改":渗水墙体涂刷防水涂料即算修复,外立面覆盖率不足就玩"局部补丁"……

就在今年1、2月,网上还有业主在吐槽:





今年3月底,滨江上都一期璇湾升级交付,对于原本交标的部分整改了不少,至于业主买不买单,就不好说了。



毕竟,也有网友表示:学过建筑的都知道,基建从一开始定了质量标准这种返工整改的,无非就是做做样子做点表面功夫,实际影响质量的压根调整不了多少。



而且,风评这种东西,一旦坏了,就很难扭转。直至4月初,网上依旧有不少网友在讨论滨江上都:



除了交标之外,关于户型落后的吐槽也是层出不穷,有网友直言,项目问题就在于设计照搬江浙一带的建筑布局,与岭南地区格格不入,造成个别户型不实用。



而且目前广州市面上不少豪宅产品,都是新规后产品,使用率几乎都在100%以上,更甚者使用率高达140%。相比之下,滨江上都的户型,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降价百万!房价跌爆了!

口碑狂跌,房价自然也兜不住。目前滨江上都房价狂跌,最高峰时房价八九万,如今已经4字头了。据了解,110平总价仅480多万起,相比高峰期降了上百万。早期买入的业主,估计眼泪都哭干了!

如今二期改名,想以此改名,估计仍需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例如,一期的部分问题虽有整改,但究竟是治标还是治本?再如,户型方面的硬伤,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甚至是,市场对中信泰富的信任已然破灭,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连一期项目都翻车成常态,二期又如何取信于市场?



广州滨江上都璇湾的捍卫权益事件,宛如一记警钟,敲响了中信泰富地产在规模扩张与品质把控之间的平衡难题。对于中信泰富来说,整改不应只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而应成为重建市场信任的关键契机。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任由“央企招牌”蒙尘,未来想要重拾市场信心,必将面临重重挑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