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金门战役是一段令人痛心却又彰显着英雄气概的篇章。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厦门的胜利让解放军们斗志昂扬,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金门战役随之拉开帷幕。



当时,解放军第 10 兵团奉命于 1949 年 10 月 24 日发起金门战役,先头部队由 244 团、251 团以及 253 团组成。然而,解放军擅长陆地作战,在海上作战方面经验匮乏,这一弱点被敌人敏锐地捕捉到。敌人利用这一点对我军发起突袭,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导致登岛作战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敌人深知我军军用物资匮乏,在我军登岛后,迅速利用陆海空立体火力摧毁了我军的渡船,切断了后续部队的支援。接着,敌军采用合围战术,对已登陆的三支部队发起猛烈攻击。在这种危急情况下,246 团派出 400 名战士登岛支援,但金门岛上有 4 万敌人,而我军仅有 9000 多人,实力悬殊,最终陷入惨败。



在这场战役中,四位团长成为了焦点人物。244 团团长邢永生,原名邢顺天,1914 年生于山东寿光。他于 1938 年加入八路军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参加革命前,他是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就向学生灌输抗日救国的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擅长游击战术,让敌人防不胜防。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各大战场上都有出色表现。1949 年,他接到攻打金门的命令,由于海上作战经验不足,刚登上岛就遭遇敌人炮火攻击。当弹药耗尽后,他与战友不幸被俘,于次年 1 月牺牲。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联想到惨烈的衡阳保卫战。在那场战役中,方先觉等将领带领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尽管最后弹尽粮绝,处境艰难,但他们的英勇和顽强与金门战役中的我军将士如出一辙。



251 团团长刘天祥,1919 年出生,1937 年 2 月参军入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担任第 31 游击队的少先队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参与了江苏与山东等地的大规模战役。1949 年 1 月被任命为 251 团团长后,他率部参加金门战役,同样因为海战经验不足被敌人俘虏。在受伤被送入俘虏营后,他惨遭敌人杀害。

253 团团长徐博,登岛后带领部队在森林中与敌人进行游击作战,但最终因资源耗尽被俘虏后英勇就义。

当三大主力被敌人围攻,渡船被毁,245 团临危受命。由于渡海条件限制,团长孙云秀只能带领 400 人登岛。在资源耗尽后,孙云秀也不幸被俘,但在他心中,军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他不愿被俘受辱,毅然选择开枪自杀。



这四位团长在金门战役中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奋勇作战,虽败犹荣。他们的牺牲和英勇事迹成为了金门战役中悲壮的注脚,也激励着后来的军人继续为国家的统一和尊严而奋斗。他们的结局虽然令人惋惜,但他们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