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打通平汉路,蒋介石下令国民党第11战区孙连仲率部北犯。10月初,孙连仲第一梯队第30、第40军、新8军等先后到达新乡、小冀镇,一路北进,气势汹汹。

10月16日,刘邓下达了进行邯郸战役的命令。

20日,孙连仲的先头部队第40军北渡漳河,遇到刘邓第一纵队的节节阻击。24日夜,刘伯承下令对进入预设战场的敌第40军开始出击和合围。28日黄昏,晋冀鲁豫野战军对敌军发起了总攻,重点是打第40军,激战到11月2日,敌第40军被全歼,邯郸转移战役结束。这一战刘邓歼灭孙连仲部两个军,争取其一个军(高树勋新8军)起义,取得完全胜利。是役共毙伤敌3000余人,俘敌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40军军长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



这1.7万多名俘虏,多数人都没有顽抗,战后解放军战士给他们取了一个比较好听的名称,叫“放下武器”而不叫投降。但是,这么多的俘虏,要吃要喝要穿,物资供应也是一大笔数字,要解决不容易。

战后,全军区都是喜气洋洋。一天,晋冀鲁豫中央局正在开会时,突然陈赓风风火火闯了进来,见着刘邓敬了个军礼后,就气呼呼地喊道:

“报告首长,我想当俘虏。”

“你当什么俘虏?尽扯淡!”邓政委严肃地说。

“邓政委,我不是扯淡,是真要当俘虏!”陈赓坚持说。



于是,刘伯承司令员看着他说:“你先坐下。”然后才问道:“你为什么想当俘虏,当败将?”

陈赓故意大声地说:“当俘虏好嘛,受优待,有棉衣穿。当解放军有什么好处呢?活该冻着。”

大家一听,见他是开玩笑,哄堂大笑。

但是,随即大家对陈赓提出来的问题纷纷议论开了,不少人认为,先把棉衣发给俘虏而让我们的战士挨冻不妥。经过讨论,刘邓决定将现有的棉衣,战士和俘虏对半平分,并且说:“以后做了新的也平半分。”

几天后,刘邓还是想尽办法,让全军区的将士们每人分得一套棉衣。陈赓穿了新棉衣,笑嘻嘻地说:“这样才公平合理嘛。”



由此,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刘邓的重视。

一天,刘伯承说:“‘优待俘虏’一词还是不如改为‘宽待俘虏’一词好。”

随后,刘邓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这个建议,毛泽东和党中央欣然采纳。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