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统计,本届上海车展举办的新品发布会多达193场,创历史之最。更多的流量聚集在了自主品牌车企和智驾独角兽展台,这对于那些仍坚持参展的外资品牌来说,想要讲出一个吸引人的“中国故事”并不容易。
随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升至约70%、增量贡献率高达约90%,似乎更加证明了,只有顺应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才有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
于是,我们看到大众官宣试水了增程式车型,上汽和奥迪联手打造的AUDI品牌全球首发首款车型,奔驰趁新能源MPV余温未消赶紧亮相了Vision V概念车,宝马则把舞台C位留给了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智能座舱…
与这些外资品牌普遍发布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不同,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则上演了一场“彻底的改制”,基于“中国需求定义中国研发”战略,重点发布了两项基于本地化的新举措——ONE R&D研发体制与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下称RCE体制)。
没有炫酷的概念、没有洗脑的口号,重在战略上调整的丰田,只想重构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更加深入的本地化战略,开启新一轮增长。
能推动增长的战略,本身就要有成长性
早在15年前,绝大多数外资车企就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在积极导入全球车型的同时,也争相在中国设立了技术中心和研发基地。但在当时,这些本地化机构的使命和任务十分简单:适配法规、降低成本。
进入2018年以后,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展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众多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被自主品牌抢占瓜分。除自主品牌天时地利人和强势崛起外,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在华“遇冷”也有其自身原因。
比如,一些外资品牌虽然加大了对华投入力度、设立了技术中心,但却始终停留在辅助导入全球车型的初级阶段,最终淡出主流市场地位,甚至退出中国市场。
再比如,一些外资品牌由于“放不下身段”,始终未能与国内合作方达成共识,反而在博弈中不得不额外砸钱换取技术成果,最终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因“动作变形”,错过了智电发展的最佳时机。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旨在说明:要想推动企业持续稳步增长,就必须在顶层设计上,制定出一个具有成长性的战略。
基于此,丰田拿出了ONE R&D研发体制与RCE体制,正如丰田汽车副社长中嶋裕树所强调的那般“在中国的开发,一定要在中国执行”,丰田不再是把日本的技术拿到中国,而是让中国工程师开发技术和产品。
其中,ONE R&D研发体制是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与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与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进行整合,构建中国独立的研发体制,将研发的决策权从丰田的日本总部移转至中国本土。
与此同时,在日本丰田一直执行并引以为傲的“主查(CE)制度”也实现了完全本地化,继承并进化推出了“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则由中国人担任车辆开发负责人,负责车型从商品企划到生产、销售等一切内容。
如果说,ONE R&D是化零为整、将分散的研发资源形成合力握拳;那么,RCE体制就是丰田面对全新发展阶段的挥拳出击。看得出来,丰田要与中国汽车业共同成长的决心与行动力。
2.0时代的bZ,为何突然变得火爆?
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强调:“以虚心的态度向中国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学习,但学习不是想成为他们,而是想在新的电动化时代下,让丰田汽车能够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才是丰田学习的真谛”。
如果说,2022年问世的铂智4X开启了丰田bZ的1.0时代;那么,本届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铂智7、不久前最新上市的铂智3X,以及正式开启预售的bZ5,则是丰田RCE体制下所开启的bZ 2.0时代。
笔者发现,在此次上海车展丰田展台上,全球首发的铂智7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是一款由广汽集团、广汽丰田和丰田IEM by TOYOTA共同研发的D级轿车,首次搭载的鸿蒙座舱、带激光雷达的智驾系统,都让人们眼前一亮。
铂智3X是被业界称之为丰田“掀桌子”的热销新品,这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纯电SUV,只需13.98万元就能拥有Momenta智能驾驶辅助、英伟达OrinX芯片。可以说,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时代,铂智3X的确把性价比做到了新的极致,这也使其在上市首月便收获超1.5万辆大定。
已开启预售的bZ5,则以“丰田超感时空舱”的定位,不仅在13万元级别细分市场中带来了550km续航与Toya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价格打到了16万元级别,甚至被DeepSeek评为“2025年最值得购买的纯电车型”之一。
上述这些备受市场欢迎的新品,均体现出丰田RCE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成功效果:在新产品和新技术上,充分发挥中国伙伴在智驾系统、车机系统等领域上的长板优势,再以中国用户认可的价格区间,传递出焕新升级的bZ品牌价值观,越发让业界对丰田全新中国战略充满期待。
从“成本中心”到“创新源头”
12年前,丰田依托中国市场“成本中心”优势,在不能享受新能源补贴的情况下,让双擎车型全面落地,由此拉开了丰田在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强劲增长,不仅在中国市场开启销量九连涨,还连续五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
今年一季度,在日系品牌整体市占率收缩至9.7%的逆境下,丰田仍然是三大日系品牌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车企。这得益丰田始终将中国供应链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全面发挥中国伙伴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为下一个市场增量打下基础。
2025年2月5日,丰田中国正式官宣丰田与上海市达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合作意向,计划在上海金山区,新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 · 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这是一向有着极高品质追求的雷克萨斯在除北美与日本总部外,全球唯一一座整车制造工厂。
提到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丰田中国现任佐藤社长说“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处于领先的位置,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那也一定能够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
当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转变,能够享受新一轮市场红利的,除自主品牌和科技独角兽外,当然也包括那些一直不断深耕中国市场、深化本土化转型的外资品牌。
实际上,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没有变。站在时代的视角会发现,丰田这样的百年车企,之所以能蝉联全球销量冠军,是因为有着跨越时代的定力,不管汽车发展进入何种时代,丰田都能由内至外不断重构和调整自身竞争力,并开启新一轮增长。
透过本届上海车展,人们能够看到丰田在中国的自主研发体系已全面本地化落地,其关键的历史意义在于,由此打破了丰田“全球标准优先”的传统模式,转而演变为以中国用户需求为核心驱动、努力为中国用户制造更好汽车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