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有效化解工作,近期,遵义市汇川区司法局立足辖区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分别从业务培训、民警派驻、入户排查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提质增效,筑牢了基层平安建设的基础。
以训促能 打磨调解硬功夫
在大连路司法所,一场以“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为主题的人民调解员培训,正在火热进行。来自街道12个社区的75名调解员齐聚一堂,围绕常见民事纠纷、农村土地流转、邻里关系处理、婚姻家庭矛盾调处等问题,系统学习业务知识。
在培训现场,讲师不仅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重点内容,还以“情景演练”的形式,模拟了调解全过程,让调解员们在实战中查找不足、互相交流。
“这次培训,既有法律知识,又教我们调解技巧,很实用。”长沙路社区的人民调解员张大姐表示,之前,在处理邻里矛盾纠纷时,常常凭经验。现在学习了程序、掌握了要点,心里更有底了。
大连路司法所负责人介绍,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法律宣讲、案例分享、调解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提升调解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警调联动 打通矛盾化解“最后一米”
在板桥司法所,派驻民警的身影,几乎成了各村矛盾纠纷现场的“熟面孔”。
不久前,娄山关社区村民周某与张某因宅基地界线问题,争执升级,甚至一度要大打出手。得知情况后,板桥司法所派驻民警、调解员组成了“警调小组”,分头上门走访、调查,掌握了双方的矛盾纠纷症结。
在调解现场,派驻民警耐心地为双方讲解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分析了利弊得失,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三次耐心的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现场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
“有警察同志在,讲政策,又讲道理,心里服气了。”张某感慨地说。
近年来,板桥司法所充分发挥派驻民警的专业优势,通过警调联动,调解工作从单一的民事纠纷处理,拓展到预防性干预和联动化解,使矛盾纠纷化解更高效、群众更满意,力求实现小事快调、大事联调的目标。
入户走访 做实矛盾纠纷早排查
在芝麻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调解员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该所分片包干,逐户走访,特别针对家庭邻里、土地权属、山林水利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领域,以及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
在走访中,调解员发现,芝麻村一组村民赵某与李某因灌溉用水问题,积怨已久,互不相让。了解情况后,司法所迅速介入,进行集中调解。在调解中,调解员坚持“情理法”结合,既讲明政策规定,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促成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化解了多年积压的矛盾。
“这次调解,解决了我们多年的心病,大家也能安心过日子了。”赵某笑着说。
芝麻司法所通过有针对性地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能有效避免矛盾纠纷的激化,为辖区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截至目前,芝麻司法所共走访重点群体200余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有效保障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下一步,汇川区司法局将继续以打造“枫桥式司法所”为目标,指导全区各司法所因地制宜、创新举措,推动人民调解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延伸,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汇川、法治汇川,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记者 姚强
通讯员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