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楚 枣庄报道
2025年4月25日,山亭区成功举办了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助力打造“工匠之城”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山亭区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四级调研员侯化成、山亭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二级主任科员孙宜中、山亭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二级主任科员乔建荣,山亭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二级主任科员苗苏,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主任焦健出席发布会并发表讲话。
会上,山亭区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化成详细介绍了区总工会2024年工作成效及2025年创新亮点工作有关情况。2024年,山亭区总工会紧密围绕区委及市总工会部署,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大局,成效显著,荣获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22项、市级荣誉30余项,被授予服务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集体。
持续强化思想引领,画好理想信念“同心圆”:坚守正确政治方向,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劳模工匠宣讲队深入多领域开展宣讲32场次。组织庆祝首个“鲁班工匠日”系列活动6场。山亭工会11项工作获省级以上媒体宣传,获评“市级新闻报道先进集体”。强化工会组织引领,完成4家重点企业及5家社会组织建会,成立山亭区外卖行业联合工会,吸纳众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民工入会。高标准召开山亭区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优化工会领导班子。
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奏响建功立业“最强音”: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增量提质年”战略,《山亭区2025年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计划》获区委常委会通过,并召开2次区政府与区总工会暨产改联席会议。积极开展“三查三防”助力职工安全生产,荣获全省职工夏季“三查三防”安全生产竞赛优秀组织单位。举办多项职业技能竞赛活动8场次,带动超1000人次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推动工友创业园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多家区级、市级工友创业园,山东山亭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友创业园获评省级。建成全市首批示范性工会驿站,驿站工作获省总工会领导签批,被评为全国创新案例,枣庄骐骥公交公司工会驿站获评省级最美工会驿站。推荐评选众多荣誉,创成山亭区唯一省级“张波创新工作室”,推荐刘进潮获评枣庄市唯一山东省“手造大工匠”。
持续提高服务质效,做实职工群众“娘家人”:叫响“四季服务”品牌,融入“榴枣归乡”工程,联合人社局建成山亭区零工市场,举办多场招聘会助力就业创业。开展多项关爱活动,如送清凉礼包、帮扶送教育、实施“求学圆梦”行动、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等。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企业一线职工提供免费体检、发放“暖心礼包”,指导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挥工人文化宫主阵地作用,举办超100场次普惠活动,工会爱心托管班获评省级爱心托管示范班。
山亭区总工会秉持事争一流的态度,积极推动职能工作出特色、出亮点。
“三个课堂”推动大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发挥“理论课堂、红色课堂、实践课堂”作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开设“理论课堂”,邀请专家和劳模工匠代表开展宣讲不少于6场;开设“实践课堂”,组织产业工人参观学习;开设“红色课堂”,动员工会组织产业工人走进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三链共振”优化匠才发展生态:建强匠才“成长链”,发挥山亭工匠学院作用,探索产教融合等模式;延伸匠才“培育链”,打造多级匠才培育体系;打造匠才“储备链”,实施“未来工匠”培养工作,构建选拔机制。
“1234”集体协商工作法,为新业态劳动者保驾护航:健全“一个”组织,完善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实施“两线”结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开展“三项”服务,包括送法入企、关爱服务、技能培训服务;构建“四全”机制,联合多部门保障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三点共抓”夯实工会组织“筑基”行动:抓源头推动建会,扩大工会组织覆盖;抓示范引领建会,实施“头部企业带动”计划;抓服务暖心建会,建立“惠工+服务圈”矩阵和“惠工+志愿师”机制。
未来,山亭区总工会将继续以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助力打造“工匠之城”,为全区职工提供更优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请问山亭区总工会在新就业群体中建会入会、保障服务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宜中:近年来,山亭区总工会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权益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各项服务活动和普惠政策落实。
一是以组织建设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为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入会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新就业形态人员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不断提升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在西集镇成立了山亭区货运行业工会,涵盖16家运输公司,吸纳货车司机1800余人;联合区委社会工作部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山亭区外卖行业工会,吸纳外卖员150余人;成立韵达农产品、顺丰速运和吉速商贸三家快递行业工会,吸纳快递员145人。
二是以温馨服务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指数。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等一线职工慰问活动,慰问对象涵盖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群体职工。免费为16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健康体检活动。为15名困难大货车司机子女开展“帮扶送教育”,给予7500元帮扶。为50名货车司机免费申领职工家庭防癌抗癌保障卡,为148名货车司机赠送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对2024年新入会863名货车司机赠送温暖服务礼包。
三是以竞赛比赛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水平。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和区交通运输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开展技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竞赛活动,举办了山亭区首届外卖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鲁班传人”第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货运车驾驶竞赛等活动,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训的形式,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队伍,促进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记者:请问山亭区总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乔建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山亭区总工会立足实际,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全方位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截至目前,累计化解各类劳动争议58件,完结率和职工满意度均达100%。
强化劳动法律监督,全力保障职工权益
一是开展“法治体检进企”行动,通过“一函两书”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劳动纠纷。去年以来,累计发放“一函两书”11份,有效解决了劳动争议纠纷。二是建立“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方联动机制,整合各部门优势,形成维权合力。三是推动全区工会组织建立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配备810名监督员,实现监督网络全覆盖。
创新维权服务模式,构建多元调解机制
一是打造“一站式”职工法律援助中心,集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7项服务功能,畅通信访诉求表达渠道,实行“热线接单+专家坐诊”双轨服务,确保“12351”职工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二是创新“调解优先”工作法,引导企业、职工优先选择协商调解方式化解劳动争议,推动职企双赢。2024年度,通过协商解决的法律援助案件34件,调解率达80%。三是推广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山亭实践,在镇街依托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综治中心等同步挂牌成立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站,将法律援助服务延伸到基层,促进矛盾纠纷多层过滤、多元化解。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一是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工会领导班子带头走访企业、新业态群体等30余家,及时收集职工诉求,梳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等隐患。二是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分类汇总,建立矛盾纠纷动态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对发现的纠纷隐患全程跟踪,限时督办,确保问题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同时加大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职工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请问举办劳模工匠创新创效成果展的目的是什么?
苗苏:五一期间,由枣庄市总工会、中共山亭区委、山亭区人民政府主办,山亭区总工会承办的枣庄市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劳模工匠创新创效成果展将在山亭区太清湖广场举办,目的是喜迎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和第二个“鲁班工匠日”,用创新创效成果展现劳模工匠时代风采,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职工群众学习劳模工匠、争当劳模工匠。这次创新创效成果展,共有近40家企业和个人参展,涉及工业制造、非遗创作、农副产品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山亭区总工会积极培育劳模匠才,全力助推创新创效。先后培育各级劳模工匠96人,指导全区各企事业单位培育行业工匠70余人,其中全国劳模1人,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人,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山东手造大工匠1人。创新实施“双十一百”培选树活动,开创山亭工匠培育先河,培育金牌工匠16人,刘进潮荣获山东手造大工匠称号,枣庄唯一;张波领衔的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山东省创新工作室,打破山亭“零”的历史。山亭区的劳模工匠实现了量、质双提升。
下一步,山亭区总工会将以这次成果展为契机,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堂”建设,大力开展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让更多职工群众成匠成才、创新创效,为“不墨山亭 幸福小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工人文化宫是服务职工群众的有效平台,请问2025年工人文化宫有什么具体活动安排?
焦健:山亭区工人文化宫作为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为职工服务、为工运事业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宗旨。2024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场所服务人次达到19万,流动服务覆盖了9000人次,数字服务惠及30余万人次,充分体现了我们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2025年,我们紧扣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节点,以“传承工运精神·创新文化服务”为主线,深化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思想引领与生活服务双赋能。具体安排如下:
文化润心,匠艺传承绽光芒
持续深化“用匠心·造美物”系列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手工非遗制作活动。打造“特色烘焙课堂”,助力职工技能水平系统化提升。持续推进“书香赋能·工创未来”职工阅读品牌建设,聚焦职工思想引领与素质提升。组建山亭区“匠韵之声”职工合唱团,定期举办音乐沙龙、艺术展演,为职工提供艺术展示平台。
体育赋能,健康同行聚合力
持续开展“国潮兴起 太极当先”太极拳公益培训,弘扬传统文化、帮助职工舒缓压力、强健体魄。推出“午间打卡 活力满格”跳操活动,创新碎片化运动模式帮助职工缓解工作疲劳。开展“乒乓集结号”公益培训,推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数社协同,创新驱动促发展
优化山亭区工人文化宫网络服务平台,通过线上“二十四节气小课堂 与古人对话四季”“星夜拾光·职工线上课堂”、直播公益培训等活动,提升数字服务人次。深化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推进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提升工人文化宫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