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王强 宋鹏)桃李绽芳华,水木荣春晖。为落实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聚焦新时代“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4月29日,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育观摩研讨暨西航三校教育集团第二十二届“桃李之春”教学节活动在西航三校东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以“数·智赋能——聚焦科学素养提升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为主题。活动由西安市教育局指导,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未央区教育局协办,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未央区西航三校教育集团承办。


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未央区教育局、未央区关工委、西安市学会科技服务中心、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领导,西航三校教育集团及各校区班子成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教科院、西航三校教育集团家长代表、西安市教科院、市区相关学科教研员、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1协同组成员学校校长教师代表、西安市科学教育实验校相关学科教师 ,咸阳、安康、汉中、山阳、西咸新区等地市友好学校、共建校代表、陕西广播电视台、阳光报等媒体朋友共计400余人参加活动。


集团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分别在叶脉广场、下沉广场、少年科学院和操场举行。集团各校区在叶脉广场分别以“花间解语 春和景明”、“浮翠流丹 彩云缤纷”、“光影交织 岁月留痕”、“国风鼓韵 舞动新光”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作品展示。阳光学子以剪纸、黏土、扭扭棒、刻刀、玻璃、锡纸、毛球、烧箔等为媒介,通过绘画的艺术形式,精心创作出的画作、手工美轮美奂,使众多参观者流连忘返。




操场学生的武术操、科创操及健康节班级优秀科创节目展现了阳光学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下沉广场学生带来的以“科技筑梦 智慧成长”为主题的科技实验秀让人耳目一新。


活动开幕式由西安市教科院解慧明院长主持。未央区教育局王细芳局长致辞。王局长指出未央教育以“1615计划”为指引,坚持质量和内涵并重,在加强科学教育,构建特色科技教育体系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未来将在优化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搭建科教平台、加强设施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努力打造好科技教育示范区,助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




揭牌仪式上,西安市学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贺健 、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中国教科院课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邹贵东、西航三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杨辉、党总支书记田敏、教学副校长郑建茹共同揭牌。西安科学家博物馆基地校、“未来科学栋梁成长计划项目”试点学校、以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新形态研究课题实验学校,三块牌匾是荣誉,更是责任和激励,期待我们以荣誉为新起点,共同开启教育新篇章。


西航三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杨辉带来《数智赋能科学教育实践与思考》的主题分享。杨校长着重介绍了学校通过科学课程优化实施、科学兴趣培养和科学实践及家校合作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科技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实践探索模式,带给与会者许多思考。


西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纲对西航三校科学教育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提出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增强人工智能的引领和应用。指出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具有高质量、适合学生和深度改革的特点;要转变育人模式,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西航三校科学团队师生带来的“阅未央·绮梦三航”课程主题分享精彩纷呈。通过视频观看和现场解说的方式,展示了未央科技产业发展、西航科技馆参观收获、西航子弟的航空情怀、科学家养成记——单人实验操作及未来科学家成长计划成果分享等,展现了学校师生在“航文化”课程实施中的务实努力和扎实行动。





陕西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浩教授带来以《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路径与实践》的大会主旨报告。白教授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指出大模型生成AI广泛应用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科学教育需要转型,以适应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时代要求。白教授建议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增强科学兴趣、培养探究精神、重塑课程体系、营造科研作风等方面努力。倡导兴趣导向、沉浸式、探究式教学、将AI融入多学科,做好STEAM、创客课程建设等手段的融合运用,用数字技术重构教育教学生态,重构科学素养培育生态。带给与会老师更多思维的碰撞与启发。


主题沙龙环节。西安市教科院办公室罗理想主任邀请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科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深耕实践的校长以及家长代表围绕“数智赋能-聚焦科学素养提升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与谈者从政策、管理、课堂、协同、家庭五大维度的精彩分享,让我们看到数智赋能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科学素养的养成需要打破边界,构建数智时代“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


下午精彩继续。来自集团四个校区的10位教师分别带来“航文化”课程、数字化赋能习作课程、整本书阅读和数智课堂观摩展示教学。结合不同学科和课型,老师们以学生素养提升为目标,以数智技术为手段,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思考感悟、探究发现、体验成长。市区教研员商小红、齐燕颖、马俊华、骆向晖、舒俊、于红梅、程创立、王欣及郭庆教授、邹贵东主任等对老师们的教学进行精到的点评。认为老师们的课堂能够聚焦素养培养,通过情景任务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体验感知,善于合作探究,能够借助信息手段和数智技术服务教学,课堂效果好。希望老师们不断强化数智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活动设计的指向性、针对性,使人工智能更好的与教学融合,提高教学实效,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让大家张开双臂拥抱人工智能教育新时代的到来。着眼未来,着手当下,持续探索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坚持数智时代教育教学变革实践与探索,用行动积累改变的力量,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