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三期“聚力建支点 解纷在一线”主题精神,展现检察机关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作为,荆州市检察机关特别推出“检察入驻综治中心”专栏。在这里,您将看到检察官下沉综治一线,以专业法律智慧,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多元解纷机制,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以法治思维,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我们将持续聚焦检察综治中心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带您走进矛盾化解的最前沿,见证法治力量如何转化为社会治理的“硬核”动能。敬请关注!
当检察力量扎根基层综治沃土,会绽放出怎样的法治之花?自2024年1月入驻沙市区综治中心以来,沙市区检察院以“综治+检察”工作模式为纽带,将法律监督职能有效融入综治中心多元解纷体系,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司法动能,生动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检察实践。
下沉一线,矛盾化解在源头
主动接访、带案下访,处处都能看到检察官“脚底沾泥”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矛盾纠纷的身影。2024年以来,沙市区检察院主动下沉一线,在检察长的带领下,检察干警深入章华台、文星楼、文化坊等社区,把法律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面对面倾听诉求,精准分析研判矛盾症结,主动靠前化解存在矛盾隐患事项21件。同时,干警们化身普法“宣传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10余场次,让法律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民心,从根源上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多方联动,司法救助暖人心
“感谢你们检察机关一直挂念着我家,讲不来什么,只有谢谢你们…”。八十多岁的魏奶奶握着检察官的手感激地说道。
检察官主动上门走访开展司法救助工作
魏某某是该院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母亲。因儿子在案件中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魏某某身心受到巨大打击,拒绝一切赔偿与救助,只希望得到依法判决。沙市区检察院秉持“应救助、尽救助”原则,始终关注着她的情况。2024年3月,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该院控申部门再次与魏某某取得联系,并主动上门走访,深入了解其家庭实际困难。经检察官多次谈心并向其解读国家司法救助政策,魏某某逐渐动摇。为尽快解决其家庭困境,沙市区检察院迅速将相关情况汇报区综治中心,帮助协调对魏某某进行多元救助,在综治中心的协调支持下,10个工作日内就将4万元司法救助金发放到位,魏某某再三表示感谢。这份坚持不懈的温情守护,不仅缓解了老人的生活压力,更让她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沙市区检察院依托综治中心资源整合优势,构建多方联动解纷机制,充分运用司法救助,推动矛盾纠纷向源头化解延伸。2024年以来,该院已成功办理20件司法救助案件,让司法救助成为化解矛盾、传递温暖的有力抓手。
公开听证,争议化解显实效
为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沙市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听证作用,吸纳综治中心律师、成员单位常驻人员等多方力量参与,针对控告、申诉案件开展公开听证释疑解纷,不仅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让司法更有温度、更具公信力。自2024年以来,沙市区检察院已召开公开听证10件次,推动实现定纷止争“高质效”。
检察官组织现场调解
在办理一起信访案件时,面对信访人王某某情绪激动、不接受释法说理的情况,检察机关积极联动所属镇街,多次上门走访,深入了解信访人思想与生活状况,通过耐心劝解疏导,有效缓解其对立情绪。针对王某某对案件办理存在疑虑的情况,沙市区综治中心牵头,邀请法院、公安机关、律师及街道工作人员,以圆桌会议形式开展公开听证,从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程序等方面逐一回应信访人疑问,共同对信访人释法明理、耐心疏导。最终,信访人王某某终于打开心结,当场表示愿意赔偿,并签署了谅解书。至此,矛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
从接访窗口的一线坚守到深入社区前端治理,从司法救助金的及时发放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检察担当。下一步,沙市区检察院将持续深耕“综治+检察”工作模式,以更实举措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法治之光在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绽放。
2070期
来源|“沙市检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关红颜
责任编辑|王云飞 黄娇
编辑|余静
点“推荐”给我一个小心心